全国高血压日丨高血压的几个致命误区,你中

白癜风诚信为民 http://nb.ifeng.com/a/20180413/6502255_0.shtml

▲海都第医线大讲堂VOL.50

主播:晓丹

我国高血压患病人群约2.7亿,与高患病率相比,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为51.6%,45.8%和16.8%。

10月8日是世界高血压日,海都第医线大讲堂请来医院心内科郭进建主任,请他就很多患者关心的问题作了详细解答。

郭进建主任

医院心内科

Q

郭主任,您好!很多人说高血压会遗传,所以控制也没用。是这样吗?

郭进建主任:高血压的发病因素中遗传很重要,但却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其他危险因素还包括年龄、缺乏体力活动、高纳低钾膳食、超重和肥胖、过量饮酒、长期精神紧张以及合并有糖尿病、血脂异常等其他疾病。因此,不能因为遗传因素很重要,就放弃对其他可控因素的改善,比如低盐低脂饮食,加强体育锻炼,控制体重,避免情绪的过度紧张,戒烟限酒等等。上述这些措施都可以减少高血压的发生,或者有助于尽快控制血压达标。

Q

如果测量血压发现偏高,但没什么症状,需要干预吗?如何干预呢?

郭进建主任:即使没有症状,长期的高血压状态仍然会对心、脑、肾、外周血管等重要的组织脏器造成损害,所以,没有症状的高血压也要提高重视。

那么如何对无症状的高血压进行干预或治疗呢?首先,我们要根据血压的程度和相关的危险因素,以及上述的靶器官损伤进行风险评估,可分为低危、中危、高危和很高危。对所有初次发现的高血压,我们都要进行生活干预,也就是低盐低脂的饮食,进行体育锻炼,控制体重,避免精神紧张,戒烟限酒等等。

低危的患者,可以监测血压以及其他危险因素1~3个月,如果血压在这期间一直都是达标的,可以继续监测(不服药);如果血压到1~3个月以后仍然不达标,就需要进行药物治疗。而对于高危和很高危的患者,除了生活方式干预以外,还需要立即开始药物治疗。中危患者的治疗措施是介于低危和高危之间。

Q

血压大概达到多少需要服药治疗?是否一旦开始用药就再也不能停药了呢?

郭进建主任:正常血压是指收缩压小于毫米汞柱,舒张压小于80毫米汞。收缩压在~毫米汞柱、舒张压在80~89毫米汞柱,这种情况称为“正常高值”,也就是比正常的血压增高,但还不能诊断为高血压;收缩压在~毫米汞柱、舒张压在90~99毫米汞柱,如果再结合危险因素和靶器官损害的评估,最终评定为低危的患者,可以先采取生活方式的调节,暂时不吃药;如果收缩压一旦超过了毫米汞柱、舒张压超过了毫米汞柱,一般就需要立刻开始服用降压药物治疗。

高血压不是感冒,会陪伴您的终身。部分高血压患者开始服药后有一段“蜜月期”,也就是血压降低到一定范围,且能维持一段时间,这部分患者可以暂时停药,但要密切监测血压;等“蜜月期”过后,血压可能会再次上升,这时候就需要根据血压水平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高血压患者在用药一段时间,将血压降至正常范围后,如果能结合生活方式的改善,包括减少盐的摄入,保持适量运动等等,是有停药可能的。在停药期间,需要每日自己监测血压的变化,一旦血压又开始增高了,那就需要恢复降压药物的治疗。

Q

有些患者觉得血压降得越低越好,是这样吗?

郭进建主任:但是,血压也不是降得越低越好。我们需要一定的血压,才能保持全身各组织器官的正常血液灌注,一旦血压降得太低,就会导致重要的组织脏器灌注的不足。大脑组织如果供血不足,病人就可能出现头晕、不能集中精力、不能维持正常的姿势,病人有可能会摔倒,甚至还可能诱发脑血栓形成;如果冠状动脉出现灌注不足,也可能会诱发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等等;如果肾脏组织灌注不足,就会出现尿量减少,有毒的代谢产物排出障碍等等,导致人体的损伤。所以,血压控制在合理的目标范围内是最好的,而不是越低越好。

★扫描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oxueshuana.com/nxqyf/168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