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健康辽宁健康盖州
医院一直在路上!
大雪难挡送医路
天寒更显爱民情
新年刚过,盖州就迎来了初雪,天气格外冷,可河南村的村民却感到特别温暖,因为,一大早儿,一群身穿白大褂的白衣天使就来到了村子里!
为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大提出的“健康中国战略”,医院在盖州率先发起“健康盖州行”大型公益活动,旨在通过“知识讲座、大型义诊、惠民医疗”等活动,让百姓真正享受到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
05
星期五
年01月
专家们不顾寒冷,踩着“碎琼乱玉”来到了太阳升镇河南村,余名村民兴致勃勃地聆听了专家讲座。
医院神经内科顾立岩主任以《冬季谨防脑血栓》为题,借助大量典型病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阐述了脑血栓前兆、预防保健等健康知识。
顾立岩主任
认识脑血栓,警惕冬季杀手
顾立岩主任介绍,脑血栓又称缺血性脑中风,中老年人发病较高,据国内外医学统计资料表明:脑血栓的致死率几乎占所有疾病的第一位,有人将其称为危害健康的“第一杀手”。临床医学实验证明:在心脑血管疾病中,80%的病例是由于血管中形成血栓而导致的。冬季是脑血管病高发季节,气温骤降,脑血管收缩,脑卒中发病率提高30%。
脑血管病
Q
为什么寒冬季节脑血栓患者多呢?
顾立岩
寒冷的天气,易使人体气血流行不畅,血脉筋脉拘急,所以冬季是脑血栓、心梗等心脑血管疾病以及关节痛、感冒等疾病的多发季节,保暖也就变得异常重要。
高血压患者若降压过快(尤其睡前服用降压药),会由于血压降低、血流缓慢而出现缺血性脑中风。
因此,冬季提高对脑血栓的认识,增强自我预测能力,对疾病预防有重要意义。
脑血栓前兆,一定要当心
血栓当天,会向你发送6个暗号,收到1个就能救命!
1
哈欠不断患缺血性脑血栓病者,80%发病前5~10天会出现哈欠连连的现象。
2
血压异常血压突然持续升高到/mmHg以上时,是发生脑血栓的前兆;血压突然降至80/50mmHg以下时,也是形成脑血栓的前兆。
3
高血压病人的鼻出血这是值得引起注意的一种危险信号。数次大量鼻出血,再加上眼底出血、血尿,这种人可能在半年之内会发生脑血栓。
4
步态异常步履蹒跚,走路腿无力是偏瘫的先兆症状之一。如果老年人的步态突然变化,并伴肢体麻木无力时,则是发生脑血栓的前兆信号。
5
突然发生眩晕眩晕是脑血栓的前兆中极为常见的症状,特别是高血压患者,若1~2天反复出现5次以上眩晕,发生脑出血或脑梗死的危险性增加。
6
突然发生剧烈头痛任何突然发生的剧烈头痛;伴有抽搐发作;近期有头部外伤史。
Q
出现症状后应该怎么办?
顾立岩
急性脑卒中(急性脑梗塞)的最新研究结果强调超早期治疗的时间窗(4.5小时内),因此,发现症状要第一时间拨打,强调早期发现,早期溶栓治疗。
Q
溶栓药物的选择时机是什么?
顾立岩
4.5小时以内,一般用阿替普酶;6小时以内,选择尿激酶。
防到位,“栓”则废
冬季记住这3点,能防90%以上的“栓”
1.稳压最重要
我们知道,脑血栓高发有很多是因为血压不稳造成的,所以,稳压是预防的关键。
专家秘方:除降压药外,醋泡玉米也是稳血压、通血管的绝佳方法。
玉米中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亚油酸的含量高达60%以上,它和玉米胚芽中的维生素E协同作用,可降低血液胆固醇浓度并防止其沉积于血管壁。
2.及时补充水分,降低血液黏稠度
专家提醒,老年人一定要及时补充水分,不渴也要多饮水,并且适当补充盐分(每天每人摄盐量不得超过5克)。
半夜醒来时适量喝点水,以降低血液黏稠度,对预防血栓形成大有好处。
3.另外,多吃一些保护心血管的食物也是很有帮助的。
05
01-
讲座结束后,部分村民结合自身的身体状况踊跃提问,顾主任一一答复,面对面互动,心贴心交流,让大家学有所获,受益匪浅。
张大爷咨询后非常感慨:“平时难得见到一个医疗专家,现在医院把专家主动送到跟前,机会太难得了。”
“听了顾主任的讲座我心里老敞亮了,我感到自己与你有缘!”,李大娘的开场白引来一阵善意的笑声,“以后有了病我就来找你了,我就相信你。”“好的,欢迎你随时过来或通过权威白癜风专家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