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介绍
75岁的张大爷(化名)半个月多前突发脑梗死(中风),左侧肢体偏瘫。经神经内科医护人员的对症治疗与精心护理,左上肢运动功能恢复,左下肢运动功能虽改善很多,仍存在负重、步态、平衡方面的障碍,且运动持久力差,耐力低下,对下肢各大关节的控制不够理想。医生建议他转入康复医学科进行康复训练治疗。
康复医师与治疗师对张大爷进行了偏瘫步态分析、下肢运动功能分析和平衡功能分析等综合康复评定。针对张大爷左下肢行走步态不稳、负重差等问题为其制定了个性化治疗方案:减重步态训练配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气压治疗等其他康复治疗,利用Bobath球进行核心力量、平衡、躯干骨盆的运动控制训练,同时进行膝关节的主动肌与拮抗肌的抗阻训练。
在训练中,家属的支持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他们认真学习偏瘫患者在康复治疗过程中的基本原则和注意事项。在康复医师和治疗师的共同努力下,张大爷慢慢找回了信心,他积极配合治疗,很快,左下肢肌力、耐力和控制得到明显改善,偏瘫步态得到很大程度的纠正。经过一周左右的减重步态训练,张大爷已能较平稳地行走,无需家人的搀扶。
医生让张大爷做的减重步态训练是一种什么样的训练呀?
减重步态训练是指运用减重步态训练系统,通过电动升降及吊带控制,减轻患者下肢负重力量,让患者在安全的环境下进行步行、平衡、站立等运动能力的训练。
减重步态训练对患者的康复有哪些好处呢?
减重步态训练能均匀从患者的双腿移除一部分身体体重,使患者有能力支撑自己剩余的体重,尽量在早期为患者提供正确的步行感觉,这种步行感觉还可以导致本体感觉运动神经元兴奋,使大脑的感觉运动中枢对瘫痪肌肉产生新的感知,从而帮助患者正确控制肌肉活动。
中风偏瘫患者由于一侧下肢瘫痪,站立和行走时无法支撑自己的体重,很难进行步行功能的重建。患者被多人架起或者借助拐杖、栏杆、助行器等进行步行训练,极易形成不正常的步行姿势,如患者重心始终偏向健侧,患侧支撑时间明显变短,两侧步行不均匀,形成划圈步态,严重影响患者步态的恢复。
除中风偏瘫患者,减重步态训练还适用于截瘫、关节置换、肥胖、腰疼、关节炎以及需要减轻关节负担的患者。
REC
治疗师指导中风偏瘫患者进行减重步态训练我院是海盐地区首家运用减重步态训练系医院。此项康复治疗自开展以来,已为10余位患者不同程度地改善了步行功能,受到了患者和家属的好评与肯定。
真:—
地 址:浙江省海盐县武原街道盐湖西路号
点亮小星星,让我们知道您“在看”!
儿童白癜风的原因儿童白癜风的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