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高血压?
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升高、周围小动脉阻力升高,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心排血量和血容量增加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症,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在未用抗高血压药的情况下,非同日三次测量,收缩压≥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可诊断为高血压。
一、高血压病概况:
高血压的分类:根据不同的标准可将高血压进行不同的分类。
根据病因分类最常用,可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
1、原发性高血压:是指病因尚不清楚而以血压高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独立性疾病,故又称高血压病,可能由遗传、吸烟、饮酒、过量摄盐、超重、精神紧张、缺乏锻炼等因素导致,占所有高血压病人的90%以上。目前,尚难根治,但能控制。我们所常说的高血压是指原发性高血压。
高血压病“三高”:
①患病率高;
②致残率高;
③致死率高;
致残、致死源于严重并发症。
2、继发性高血压:血压升高有明确原因,因它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故亦称多原因性高血压,其发生原因比较简单而清楚,故又称单原因性高因压,占5%-10%。
二、高血压的病因:
1、环境因素上,不仅血压升高发生率体现遗传性,而且在血压高度、并发症发生以及其他有关因素(如肥胖)方面,也有遗传。
2、其他因素
饮食:高钠盐摄入,低钙高蛋白摄入,饮酒。
精神应激:紧张、压力、焦虑或长期环境噪音、视觉刺激。
三、血压水平的定义和分类:
分类:
收缩压(高压)mmHg舒张压(低压)mmHg
理想血压:高压,低压80;
正常血压:高压,低压85;
正常高限:高压-,低压85-89;
临界高血压:高压-,低压91-94;
高血压的分期:
1期:-或(和)90-99;
2期:-或(和)-;
3期:或(和)。
四、高血压有什么表现?
(一)症状
1、大部分高血压没有症状,偶尔体格检查时发现血压升高,少数病人则在心、脑、肾等并发症后才发现;
2、高血压病人可有头痛、眩晕、颈项板紧、疲劳、心悸、耳鸣等症状,但并不一定与血压水平有关,有时也可出现视力模糊、鼻出血等较重症状。
(二)并发症
1、高血压危象;
2、高血压脑病;
3、脑血管病:脑出血、脑血栓形成、腔隙性脑梗死;
4、心力衰竭:心室肥厚增大;
5、慢性肾衰竭:肾小球硬化并加速肾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晚期出现肾衰竭;
6、主动脉层夹层:严重的血管急症,可致死。
五、如何控制和治疗高血压:
高血压治疗的主要目的是最大限度的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和死亡危险,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同等重要。
有效控制高血压步骤之一:
坚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合理膳食、戒烟戒酒、适量运动、心理平衡。
(一)合理膳食:合理膳食可降低收缩压8-14mmHg:
原则:低盐、低脂、高钾、高钙、低热量。
1、低盐饮食:世界卫生组织提倡每人每天食盐摄入量不超过6克。
2、低脂肪饮食:饱和脂肪酸对人体有害应减少摄入,减少动物脂肪摄入,尤其注意隐蔽的动物脂肪,如香肠、排骨。
3、高钾:多食水果蔬菜,每天最好吃克蔬菜和克水果。
4、高钙:多食豆类奶类,虾皮紫菜。
5、增加粗纤维食物摄入,预防便秘。
(二)戒烟限酒;
(三)适量运动:规律的体育锻炼可降低收缩压4-9mmlHg;
运动三大原则:经常规律的运动、循序渐进的运动、根据自身体质和年龄适度的运动。
运动的最佳形式是有氧运动如:步行、慢跑、游泳等。
运动最适宜的时间是傍晚:高血压患者有晨间血压波动,早晨4-6点是恶性事件高发时段,早晨运动可能会使血压急剧升高,可以引发心脑血管事件。老年人最好选择傍晚运动。
运动频率一般为每周三到五次,每次持续30~60分钟。
(四)保持心理平衡
有效控制高血压步骤之二:坚持服用降压药
药物治疗的原则:
(1)个体化原则,即用药因人而异。
(2)小剂量开始,逐步增加剂量以获得最佳疗效。
(3)为了有效地防止靶器官损害,要求每天24小时内血压稳定于目
标范围内,最好使用一天一次给药而有持续24小时作用的药物。
(4)可以采用两种或多种降压药联合治疗。2级以上高血压为达到目标血压常需降压药联合治疗。
(5)不能擅自突然停药,经治疗血压得到满意控制后,可以逐渐减少药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