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炎热,人体的血管容易扩张,血压偏低的老年人,会使血压进一步降低;高血压患者若降压过快(尤其睡前服用降压药),均会由于血压降低、血流缓慢而发生脑血栓,出现缺血性脑中风。
临床数据显示:在心脑血管疾病中,80%的病例是由于血管中形成血栓。血栓是隐蔽杀手,所有人都应具备防栓意识!
警惕血栓发生的6个暗号
1、哈欠不断
患缺血性脑血栓病者,80%发病前5~10天会出现哈欠连连的现象。
2、血压异常
血压突然持续升高到/mmHg以上时,是发生脑血栓的前兆;血压突然降至80/50mmHg以下时,是形成脑血栓的前兆。
3、高血压病人的鼻出血
这是值得引起注意的一种危险信号。数次大量鼻出血,再加上眼底出血、血尿,这种人可能在半年之内会发生脑血栓。
4、步态异常
步履蹒跚,走路腿无力是偏瘫的先兆症状之一。如果老年人的步态突然变化,并伴肢体麻木无力时,则是发生脑血栓的前兆信号。
5、突然出现眩晕
眩晕是脑血栓的前兆中极为常见的症状,可发生在脑血管病前的任何时段,尤以清晨起床时发生得最多。
此外,在疲劳、洗澡后也易发生。特别是高血压患者,若1~2天反复出现5次以上眩晕,发生脑出血或脑梗死的危险性增加。
6、突然发生以下情况
任何突然发生的剧烈头痛;
伴有抽搐发作;
近期有头部外伤史;
伴有昏迷、嗜睡;
头痛的性质、部位、分布等发生了突然的变化;
因咳嗽用力而加重的头痛;
疼痛剧烈,可在夜间痛醒。
如果有上述情况出现,医院检查治疗。
一个小动作,预防血栓形成
一个十秒钟的动作,就能清理血管,预防血栓,这个动作就是抬脚。
医学上有个专门的名词:踝泵练习,通过踝关节的运动,起到像泵一样的作用,增强下肢的血液循环,预防血栓的形成。
具体做法:
1、双膝自然伸展,用尽全力勾脚10秒钟后再用尽全力绷脚,反复进行,在不引起疼痛的前提下不限次数,越多越好。
2、每次勾脚、绷脚要尽量达到最大幅度,动作要尽可能缓慢柔和,双脚同时做效果更佳。
艾灸防血栓
艾灸防治血栓更甚一筹,首先,艾灸能治本——气虚好比燃料不足,导致动力不足,艾灸可以补益阳气,推动气血运行,从源头防止血栓形成;
其次,它能治标——阳气具有温煦作用,可以化解血瘀,清除痰湿。
艾灸取穴:关元穴、三阴交穴、太冲穴、涌泉穴
关元
有补益元气的功效,可治疗各种血症,灸之可促进血液循环。
三阴交
有改善血瘀证引起的女性月经问题,还能调节血压。可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血栓引起的双腿麻木。
太冲
用于脑血管疾病、高血压、面部神经麻痹与下肢瘫痪
涌泉
除了具有补肾功效之外,常用于休克、高血压、头痛等,改善下肢血液循环,舒缓疲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