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在科主任李明南、医生杨明辉及全科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我院神经内一科开展了静脉阿替普酶(RTPA)溶栓技术,成功抢救了一名急性脑梗死患者。
病例简介
女性患者,52岁,于入院2小时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肢体活动不灵、走路不稳、头迷、恶心。7月21日来我科就诊,查体:神清、言语笨拙、左侧上肢肌力II级、下肢肌力I级。医护人员立即开通绿色通道,先行头CT检查,示无脑出血,初步诊断为急性脑梗死。立即给予抽血化验,备好溶栓药品,床旁采集病史(医院到开始静脉给药溶栓时间)为60分钟,静脉溶栓10分钟后,患者言语清晰,可听指令移动患肢,溶栓24小时后,患者仅遗留左侧肢体活动不灵。溶栓后一个月后患者肢体可抬起,可自行行走,左上肢肌力为IV级,下肢肌力为V级。患者语言明显增多,性格开朗,溶栓成功。
脑血栓溶栓的必备条件是什么?
静脉溶栓的适应症必须在时间窗内,(3-4.5小时以内)年龄在18-80岁,症状持续1小时不缓解,NIHS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在4-24分,符合条件者静脉溶栓获益最大。
溶栓的目的是溶解血栓,使闭塞的血管再通,及时恢复供血,挽救生命半暗带区的脑组织避免发生坏死。
至目前,内一科已为3名患者进行了溶栓治疗,未出现出血等并发症,其中2例恢复较好,生活可自理,1例预后改善不明显。在这个脑血栓年轻化的时代,对于患者来说,时间是抢救大脑的关键,一旦发病及时就医,分秒必争,刻不容缓,越早溶栓效果越好,溶栓技术的成功开展也为我院今后开展阿替普酶(RTPA)溶栓技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内一科刘璐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