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科医务人员真心实意服务患者

(通讯员刘胜德)3月10日下午,尽管天空下着雨,仍然挡不住武穴市红十字会医师康复科医务人员徐立,查林意下乡回访的脚步,他俩先后冒着小雨来到喻格村、郑公塔社区熊某等出院病人家进行回访。每到一家,就询问出院后身体状况如何?并一户不漏地开展健康宣教活动。

自春节后恢复正常上班以来,该院康复科在科主任潘学峰的带领下,坚持一手抓精细化管理,一手抓医疗服务,让每一个医务人员真心实意服务病人,实现人生的梦想和价值。

正月初十,康复科召开了收心会,面对疫情防控常态化,围绕如何实现年各项工作任务,进一步提升医疗服务、增强医疗水平、确保医疗安全的目标,大家积极建言献策,细化任务,做到人人头上有指标,个个身上有责任。

该科室认真落实18种核心制度,开展精准评估、评定,因人而异制订个性化治疗方案,既做到热情服务治疗,还不定期地开展回访,上门入户做健康宣教,让百姓在家门口就行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健康服务。

在不到一个月内,医务人员已对本科出院病人进行了18人次回访。

在开展医疗服务过程中,康复科16名医务人员积极探索出一条优质化服务新模式。

花桥福利院五保老人陈某,年已七旬,因患严重风湿性关节炎于3月5日进院治疗,来科治疗时,衣着单薄,行动不便,护士长李检珍从家里带来两件衣服给老人家穿,还帮助老人梳头,打水洗脚。管床医生王浩一天多次到病床前了解病情变化,以便对症施治,提高疗效。

康复治疗不仅需要面对面地精细化服务,更需要个性化的康复指导。

项坝村4组项某、今年49岁,因患脑血栓后遗症右侧偏瘫,从广州打工回乡,接受住院治疗,3月2日入院,医师许俊玲、治疗师查林意、陶电三人共同作出康复评估,周密地制订治疗方案,经过一周的精心治疗,疗效显著。

“一个科室精细化管理非常重要,对提升医疗治疗服务水平起了强大的支撑作用。只有通过医患互动,换位思考,才能让医务人员真心实意地服务患者。”潘学峰主任如是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oxueshuana.com/nxqyf/152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