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由于其寒冷的天气,一直以来都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但其实在这炎热的夏季,心脑血管患者同样危险。因为他们面临着一个死亡率极其高的疾病——脑血栓。脑血栓又称为缺血性脑中风,其在发病前症状不明显,且在发病后基本没有抢救时间。更可怕的是虽然中老年人是脑血栓的高发人群,但其实血栓在任何年龄段、任何时间都有可能发生,只是几率高低而已。因此脑血栓的致死率是所有疾病中的第一位,大家将其称为“危害健康的第一杀手”。夏季脑血栓高发原因而在夏季,脑血栓高发一般与其高温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一是夏季天气炎热,人体容易出汗。当气温在32℃以上,特别是相对湿度在70%-80%时,体温的调节主要靠汗液的蒸发来散热,人体每天要排出毫升或更多的汗水。虽然这对人体防暑有益,但血液循环要比平时高5倍的血流量才能实现,这对老年人或高血压、心脏病人可谓勉为其难。额外的血液循环负荷,不仅会使血压进一步升高,有发生出血性脑中风的危险,而且当水分补充不足时,还会因血容量不足和血液黏稠而诱发缺血性脑中风。二是夏季气温高,我们的血管容易扩展。这时一些血压偏低的中老年人,就会在这样的环境下让血压进一步降低。而高血压患者一旦降压过快,就会由于血压降低使血流缓慢,从而引发脑血栓。三是炎热天气下,情绪容易失控。很多人在夏季就会变得烦躁、易怒,且容易出现胸闷气短的情况。这时因为不稳定的情绪容易加快新陈代谢,也会让血压升高。久而久之,就容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脑血栓的预防措施因此,中老年人尤其是患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冠心病等疾病的人更是要注意预防,防止在这炎热的夏季让脑血栓找上门。由于血液浓稠是致使脑血栓的根本原因,因此我们预防脑血栓也要从这方面入手。首先,多喝水。多喝水有助于降低体内血液浓稠度,不仅是出汗缺水时要补充水分,日常生活中也要多喝水,尤其是在睡前要喝一杯白开水。研究表明,人的血液粘稠度时呈现一种规律的变化。即在早上4点到8点最高,之后逐渐降低至凌晨为最低点;之后再逐渐升高,到早上再次达到峰值。因此晚上喝一杯白开水可以有效降低早上的血液粘稠度,防止脑血栓的发生。其次,控制饮食。三高诱发脑血栓的很重要的原因,尤其是高血脂。因此我们必须要控制饮食防止三高病情加重。限制脂肪摄入量,每人每日应保持在毫克以内;少吃糖、少吃盐;可以适当增加蛋白质的含量,比如鱼肉、豆制品等。最后,谨慎使用空调。夏季是空调使用高峰期,但由于室内外温差过大,会让人在进出房门时出现血管急剧收缩的情形,容易形成血栓。而且,长时间使用空调,容易造成室内环境干冷,这也非常不利于心脑血管。因此在使用空调时,最好不要将温度设置的过低,一般26℃即可。而且在长时间使用空调的室内可以放置一盆水,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室内环境过于干燥。现在天气越来越炎热,很多因为高温引发的疾病也接踵而至。因此,大家一定要保护好自己,注意降温避暑哦!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oxueshuana.com/nxqyf/188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