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的位置: 脑血栓 >> 脑血栓饮食 >> 大雪养生

大雪养生

今天

年12月07日星期一

庚子年(鼠年)十月廿三(00:09)

我们将迎来

入冬后的第三个节气

大雪

至此

冬的进程已行及过半

北方雪如碎琼烂玉般袭向大地

傲骨梅花正悄然绽开

而南方福州大雪节气不见雪

今天白天天气预报超过20℃

有木有一点点入冬的感觉

未来三天

福州的天空云系增多

主要以阴天为主

依然没有降水

福州的冬天真的要来了

大家千万注意保暖

一候鹖鴠不鸣

天地否闭,昼短夜长

被古书记载为“夜鸣不已”的曷旦鸟

面对着瑟瑟朔风

也识时务地闭拢嘴巴

安宁度过漫漫长冬

二候虎始交

古人认为虎属阴物

在仲冬时节

阴气盛极则衰,阳气伺机而出

虎类牝牡相合,以衍子息

三候荔挺出

万物在天寒地冻中凋敝不发

唯有兰草荔挺

虽无香无貌,不曾起眼

却在此时生根抽芽,独独树起一帜

比之蒲草,更为坚毅可贵

大雪是“进补”的好时节,素有“冬天进补,开春打虎”的说法。冬令进补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新陈代谢,使畏寒的现象得到改善。冬令进补还能调节体内的物质代谢,使营养物质转化的能量最大限度地贮存于体内,有助于体内阳气的升发,俗话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此时宜温补助阳、补肾壮骨、养阴益精。

冬季食补应供给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易于消化的食物。大雪节气前后,柑桔类水果大量上市,像南丰蜜桔、官西釉子、脐橙雪橙都是当家水果。适当吃一些可以防治鼻炎,消痰止咳。大雪时北半球各地日短夜长,因而有农谚“大雪小雪、煮饭不息”等说法,用以形容白昼短到了农妇们几乎要连着做三顿饭的程度。可常喝喝姜枣汤抗寒;吃桔子、用薄荷油防治鼻炎,消痰止咳。

大雪习俗,南北不同

腌 肉

  古时有句俗语,叫做“小雪腌菜,大雪腌肉”。大雪节气一到,家家户户忙着腌制“咸货”。将大盐加八角、桂皮、花椒、白糖等入锅炒熟,凉透后涂抹在鱼、肉和光禽内外,经过一番制作,半月后取出,将腌出的卤汁入锅加水烧开,撇去浮沫,放入晾干的禽畜肉,一层层码在缸内,倒入盐卤,再压上大石头,十日后取出,挂在朝阳的屋檐下晾晒干,以迎接新年。

观赏封河

  “小雪封地,大雪封河”,北方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自然景观,南方也有“雪花飞舞,漫天银色”的迷人图画。到了大雪节气,河里的冰都冻住了,人们可以尽情地滑冰嬉戏。

养生要义1顺以天时,静以养阳

 《遵生八笺》曰:「仲冬之月,寒气方胜,勿伤冰冻,勿以炎火炙腹背,毋发蛰藏,顺天之道…君子当静养以顺阳生。」

 起居调养宜早睡晚起,并要收敛神气。出门注意防风防寒,不要着凉。也不能过度取暖,腹部背部不宜艾灸,以免阳气耗散。静养是一种平淡恬静,却充满生命力的状态,如同掩埋在大雪下的种子和根须。

2宜增苦绝咸,静摄以迎初阳

大雪是进补的上好机会,但不可太过或乱补,尤其今年终之气是阳明燥金在泉,是个燥冬,用性味温润的补品为好,以助阳气生发。如果平时就是阴虚、湿热、痰湿体质,这个冬天可能会不大好过了,稍补就生「内火」:皮肤干燥、口腔溃疡、便秘……

 还好,白萝卜可「消食祛痰癖」。好东西吃得多,吃下去用不完就上火生痰了,萝卜这时候就要用上。生吃清热化痰,熟食益脾顺气。特别是吃多了补品上火时,一杯白萝卜汁效果是最好的。

3天寒补肾

既然今年是燥冬,补肾首选当然是黑芝麻了。黑色补肾大家都知道,但是还有锦上添花的一笔。在黑芝麻里稍加一些盐,就能「引药入经」,将黑芝麻的补益作用直接引到肾经,比单吃黑芝麻糊的强太多了。

 黑芝麻盐做法超简单:把芝麻炒一炒,炒干后用料理机打碎,混入少量盐,搅拌均匀就可以了。平时撒在米饭或者面包上,又好吃又补肾。黑芝麻对头晕眼花,耳鸣耳聋,须发早白,病后脱发的人有很好的食疗作用。

食补是以食物作进补之用,就一般而言,食物的气味多较平和,而且大多数的食物已经在日常生活中被习惯使用了,因而即使长久服用,其弊端也相对较少。

而药补则是以传统中药中的补益药作为进补之用,中药四气五味一般人不易掌握.用之不当,则易造成机体阴阳不平衡。

但若以此而认为“药补不如食补”,则大错特错了,补益药用之得当,其补益作用比一般食物的作用更强.尤其对年老体弱者,药补在某种情况下比食补更为适宜。所以食补、药补各所长,对食补和药补应辩证地看待。冬令进补,能药食兼顾,其效果可能比单用食补或单用药补更好。

养心面色好

正常的面色应是红黄隐隐、光明润泽,而身体不好时面色表现为暗黄、灰土、苍白或黄斑。心主血脉,心气旺盛、心血充盈,面色则红润而有光泽;若心气不足、心血亏虚,则面色苍白无华。

芪枣合汤能补血补气、健胃补脾、滋阴养肺,取黄芪15~30克、大枣10克、百合30克一起下锅炖30~40分钟,连汤带料一起食用,每周吃1~2次,对气血两虚的病人大有好处,能够缓解乏力、怕冷症状,也能够滋润皮肤。

护肝眼睛亮

冬季,空气干冷,眼睛容易干涩、流泪。肝开窍于目,肝藏血功能正常,眼睛就有神,若肝血不足,则双目干涩、视力减退。由于女性生理特点,易出现血虚,更应该保护眼睛,在生理期时不要过度用眼。若肝血虚,就会视物昏花或夜盲;肝阴不足,则两目干涩。

枸杞山药粥能益肾健脾、养肝明目,准备枸杞20克洗净、山药50克去皮洗净切块、粳米克淘洗好,一同煮烂即可。

健脾嘴唇润

一到冬季,很多人嘴唇、口角就会出现脱皮、干裂,甚至少量出血。中医认为“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脾气健运则口唇红润;若脾气虚,唇色则浅淡甚至萎黄。因此,健脾是防止嘴唇干裂的关键。维生素缺乏会使嘴唇干裂更加严重,应当多吃蔬菜水果。

红枣山药粥能健脾补肾,老少皆宜,取红枣10枚洗净、山药50克去皮洗净切块、粳米克淘洗干净,一同煮至软烂即可。

强肺皮肤滑

中医认为“肺主皮毛”,肺功能正常则可使皮肤滋润;肺燥时,皮肤则干燥、易脱皮。入冬后,肺易被干燥气候所伤,所以,入秋就该开始多饮水,帮助皮肤抵御干燥。

蜜饯百合有养肺润肤的功效,准备干百合克洗净,加入克蜂蜜拌匀,上笼蒸3小时,用瓷罐保存,每天早晚各服用1汤匙。

补肾发乌黑

很多人在冬季都容易掉发,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其华在发”,头发可反映肾气盛衰。肾气盛的人头发茂密有光泽,肾气不足则头发易脱落、干枯、变白。

五谷皆可补肾,主食摄入不足,容易导致气血亏虚、肾气不足,每天必须摄入一定量的主食。食疗方面,可以吃花生红枣炖猪蹄,取花生50克、红枣10枚、猪蹄克洗净后一同炖熟即可,每周1次,有益肾养发的功效。

1、养宜适度

所谓适度,就是要恰到好处。不可太过,不可不及。若过分谨慎,则会导致调养失度,不知所措。稍有劳作则怕耗气伤神,稍有寒暑之异便闭门不出,食之惟恐肥甘厚腻而节食少餐,如此状态,都因养之太过而受到约束,不但有损健康,更无法“尽终天年”。

2、养勿过偏

综合调养要适中。有人把“补”当作养,于是饮食强调营养,食必进补;起居强调安逸,静养惟一;此外,还以补益药物为辅助。虽说食补、药补、静养都在养生范畴之中,但用之太过反而会影响健康。正如有些人食补太过则会出现营养过剩,过分静养只逸不劳则会出现动静失调,若药补太过则会发生阴阳的偏盛偏衰,使机体新陈代谢产生失调而事与愿违。

3、保暖护阳气

冬属阴,以固护阴精为本,宜少泄津液。故冬“去寒就温”,预防寒冷侵袭是必要的。但不可暴暖,尤忌厚衣重裘,向火醉酒,烘烤腹背,暴暖大汗。

大雪节气的特点是干燥,空气湿度很低。此外,衣服要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加,宜保暖贴身,不使皮肤开泄汗出,保护阳气免受侵夺。夜晚的温度会更低,夜卧时要加多衣被,使四肢暖和,气血流畅,这样则可以避免许多疾病的发生,如感冒、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脑血栓形成等。

4、起居宜早眠早起

冬日阳气肃杀,夜间尤甚,要“早卧迟起”。早睡以养阳气,迟起以固阴精。

大雪时节,万物潜藏,养生也要顺应自然规律,在“藏”字上下功夫。起居调养宜早眠早起,并要收敛神气,特别在南方要保持肺气清肃。早晚温差悬殊,老年人要谨慎起居,适当运动,增强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

5、泡脚按摩

必须经常保持脚的清洁干燥,袜子勤洗勤换,每天坚持用温热水洗脚,同时按摩和刺激双脚穴位。每天坚持步行半小时以上,活动双脚。此外,选一双舒适、暖和轻便、吸湿性能好的鞋子也非常重要。

6、要多喝水

冬日虽排汗排尿减少,但大脑与身体各器官的细胞仍需水分滋养,以保证正常的新陈代谢。冬季一般每日补水不应少于~毫升。

7、保持精神良好

冬天易使人身心处于低落状态。改变情绪低落的最佳方法就是活动,如慢跑、跳舞、滑冰、打球等,都是消除冬季烦闷,保养精神的良药。

8、通风健脑

冬季室内空气污染程度比室外严重数十倍,应注意常开门窗通风换气,以清洁空气,健脑提神。

9、喝粥调养

冬季饮食忌粘硬生冷。营养专家提倡,晨起服热粥,晚餐宜节食,以养胃气。特别是羊肉粥、糯米红枣百合粥、八宝粥、小米牛奶冰糖粥等最适宜。

最简单的快乐:吃火锅

人生至高的快乐:冷天吃火锅

冷天和火锅才是绝配的哦!

没有火锅的冬天是不完整的!

火锅里肉能提香

菜能去腻

所以

这个时候约上朋友

一!起!去!吃!火!锅!

降温了吃什么?火锅!

朋友聚会吃什么?火锅!

再说一遍:吃火锅!??

下面介绍几例养生食谱:木耳西芹拌核桃肉——补肾护关节

中老年朋友身体的特点就是脏腑功能逐渐衰退、气血阴阳失调,并且常伴有肾精不足。很多人常说的腰酸、膝痛、肢体麻木、失眠、怕冷、夜尿多等症状皆源于此。

常吃木耳西芹核桃肉,可以补肾固精,有助于中老年人改善上述症状。

芹菜克,核桃仁30克,木耳(干品)15克,精盐、芝麻油适量。

补肾固精。

将木耳用温水浸泡约1小时,芹菜洗净,切成小段,焯后沥干水分备用。泡好的木耳放入锅中煎煮约15~20分钟,沥水后与西芹一起放入盘中,再把开水泡后的核桃肉也放进去,加精盐、芝麻油搅拌。此为2~3人量。

石斛莲藕煲猪脊骨——疏肝开胃

上班族工作压力较大、应酬多、熬夜加班多,所以通常会有肝气郁结的情况出现。

主要表现为烦躁、郁闷、口干、腰酸、胸闷、习惯性的唉声叹气、胃胀、时不时会反酸或胁肋部胀闷等。

对于这类朋友来说,疏肝解郁是冬季养生的重点。

石斛10克,陈皮3克,莲藕克,猪脊骨克,精盐适量。

养阴健脾理气。

将各物洗净,莲藕削皮,切片,猪脊骨洗净,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煮片刻,去血水,加入适量清水毫升(约7碗水量),再放入石斛、陈皮、生姜等,武火煮沸后改为文火煲1.5小时,再放入适量精盐调味即可。

枸杞腰果芝麻糊——提升记忆力

现在的孩子学习压力大,思虑过多、又缺乏锻炼,以心脾两虚为多见。

典型的症状就是打不起精神、脸色很差、记忆力差、口淡、腹胀,大便偏烂或很容易紧张或难以入睡、心慌等。

所以说,对于在上学的孩子来说,健脾、安神是饮食的重点。

枸杞10克,红枣2~3枚(去核),腰果20克,黑芝麻50克,糯米克,冰糖适量。

健脾养心安神,润肠燥

芝麻清洗后,滤掉水分放进锅子中小火炒干炒香,不要炒过头,把握火候,红枣撕碎,糯米淘洗干净后和黑芝麻、腰果一起倒进搅拌机,加水到容器三分之二左右,打好放入锅中,加枸杞、适量冰糖,煎煮约20分钟即可,此为2人量。

枸杞鲫鱼汤——抗疲劳、消水肿

鲫鱼肉质细腻,味道鲜美,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能有效改善人体的营养状况、升高血清蛋白。配合枸杞共用,可起到补益精气,缓解疲劳的作用。

另外,常喝鲫鱼汤对减轻老人下肢水肿也有很好的效果。

枸杞子15克,鲫鱼克,香菜段、葱丝、醋、料酒、胡椒、姜末、盐、香油、姜汁、清汤各适量。

1.将鲫鱼收拾干净,用开水略烫,在鱼身上每隔1.5厘米斜刀切成十字花刀;枸杞子洗净,泡软。

2.油锅烧热,依次投入胡椒、葱丝、姜末,随后加入清汤、姜汁、盐与鲫鱼、枸杞子。

3.烧沸后,用小火炖20分钟,加入葱丝、香菜段、醋,淋上香油即可。

玉竹豆腐汤——抗雾霾

入冬季以后,雾霾污染越来越严重。老年人由于身体各器官功能退化,清除PM2.5的能力降低,更易受到影响,引起鼻炎、咽喉炎症、支气管炎等一系列疾病。

玉竹豆腐汤能够宣肺化痰、滋阴润肺,是雾霾天必备的食疗佳品。

豆腐克,香菇40克,油菜、玉竹各20克,盐适量。

1.豆腐洗净,切方块;香菇洗净,切丁;油菜洗净,切丝;将玉竹放入锅内,加水煮10分钟,滗出汤汁留用。

2.油锅烧热,下入香菇丁、豆腐块稍炒,加入玉竹汤汁,烧开,下入油菜丝,加盐调味即可。

芥菜魔芋汤——降糖通便

冬令时节,很多人都会发作便秘。这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来碗芥菜魔芋汤。

魔芋是高水分、高膳食、低热量的食物,其所含的膳食纤维能抑制糖类的吸收,有效降低餐后血糖,非常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

芥菜含有胡萝卜素和大量食用纤维素,故有明目与宽肠通便的作用,尤宜于老年人及习惯性便秘者食用。

芥菜克,魔芋克,姜丝、盐各适量。

1.芥菜去叶,洗净,切成大片;魔芋洗净,切片。

2.锅中加适量清水,加入芥菜片、魔芋片及姜丝用大火煮沸,转中火煮至芥菜熟软,加盐调味即可。

来源:网络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oxueshuana.com/nxqys/136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