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氏人物传记泰国正大卜蜂集团创始人谢易

谢易初,原名谢进乾,泰国正大卜蜂集团创始人,泰国首富,正大集团董事长谢国民的父亲,谢易初小时曾读过几年书,青少年时就喜爱农艺,善育草菇,人称“草菇佬”。年时,他只身到泰国谋生,在友人的帮助下开办一小店——正大庄菜籽行,出售家乡菜籽,从此踏上了创业的征途。靠“坚持以农为本”的经营要诀,他的正大集团除在泰国迅速发展外,70年代在香港创办两家公司、在美国创办3家、在台湾开设5家,在新加坡、中东等地也开设了若干家分支机构。至年,该集国已拥有41家分公司,谢易初成了泰国称雄一方的企业王。

27岁到泰国,先当工人,后集资创办正大公司,经营菜籽、饲料,逐渐发展成正大国际投资有限公司。年3月偕妻子回澄海,先后任国营澄海农场技术员、副场长,国营白沙原种场副埸长;还任澄海县侨联主席、全国侨联委员、广东省政协委员。在澄海农场期间,把全部工资都馈赠给农场办福利事业。一面引进优良蔬菜品种,一面与农场员工共同培育、选育出澄南水稻、白沙早白玉米、白沙早花椰菜6号及11号、白沙杂交早萝卜、白沙中生椰菜、白沙早椰菜、鸡心早大菜等优良品种,传遍中国各地。部分良种还远销东南亚各国。还引进油木树苗在澄海县境种植。年重赴泰国,仍热心支持家乡建设。先医院、华侨中学部分建筑。年2月5日病逝於泰国曼谷。

谢易初先生是一位胸怀鸿鹄、卓有远见的著名爱国华侨、园艺家和实业家。“热爱祖国,献身科学,振兴实业,造福人类”是他一生孜孜追求的光辉主题。

年,谢易初先生于泰国因患脑血栓,连一句话也不能说。但是当中国驻泰国大使张伟烈前去探望他的时候,他双手紧紧挽住大使,竟激动地说出“我—欲—去—汕—头”这句发自肺腑、催人泪下的话来。回溯年冬天,先生“携带招牌、广告、帐簿,连同各种种籽”赴暹京(曼谷)创业,60年沧桑一晃就过去了!60年来,先生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与抱负,在人生曲折的道路上,留下了一行行蘸满血迹的足印,经历了“执着追求”、“坎坷创业”、“无私奉献”和“稳健开拓”的4个重要阶段。

谢易初先生一生的主要贡献,正如《澄海县易初展览馆·前言》所概括的那样,一方面,作为园艺家的谢易初先生,他怀着对科学事业的强烈责任感和对故土的拳拳之心,同他的亲友、同事和同志在一起,运用驯化、杂交和系统选择等手段,成功地培育了蔬菜、瓜果、家禽和粮食四大品系的一批优良品种,为澄海县以至潮汕地区的农业良种化,为我国和东南亚的农业技术交流与经济发展,做出十分重要的贡献;另一方面作为实业家的谢易初先生,他在创办现代化、多元化的跨国集团性企业——“正大集团”的过程中,为使“正大集团”的投资与贸易业务早日扩展到世界各国,同样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谢易初年11月22日出生于广东澄海县外砂蓬中乡一个农民家庭,祖父谢宠高(名谢尚),父亲谢锡生(名谢成发)均为敦厚朴实的农民。他有两个胞弟和两个妹妹,谢少白、谢少飞、谢惠妙和谢妙清。父亲为了生计,曾经辗转奔波于南洋各地,但始终未有成就,到头来还是回乡务农,一家人过着颇为清苦的日子。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少年的谢易初为了帮助父亲,只念几年书,就辍学务农了。他在少年时代就对农艺产生兴趣,曾多次进行培育草菇的试验,被乡亲称为“草菇老”。谢易初原名“进乾”,为了立志摆脱贫困和有一番作为,遂改名“易初”。

年8月2日,潮汕一带发生特大自然灾害“八.二风灾”(俗称“海风潮”)。死伤人数达8万余人之多,惨不忍睹!在这场特大的自然灾害中,濒临大海的澄海县首当其冲,海风潮为害最裂,竟有全村人命财产尽化为乌有这哦。外砂灾后一片凄凉,为了另谋出路,谢易初好不容易才凑了8个银元的盘缠,于这年冬天只身乘轮赴暹罗谋生,开始艰苦创业的海外生涯。

起初,他到泰京替人打工,往后,在友人的帮助下,谢易初才在曼谷嵩越路琼南利炭廊巷口开设一间小店,出售家乡的菜籽。店名叫“正大庄”,蕴含“正大中国,振兴实业”之意,崭示这位“新唐”的强烈爱国心和不同凡响的抱负。这就是谢易初手创正大庄的由来。

小店开业不到10天,所有优质的各类菜籽便销售一空,而质量中下乘的各类菜籽则长期滞销积压。这给谢易初以很大的启示:在商品市场上,必须保证货物的高质量,生意才会兴隆起来。于是,他把滞销的存货从店前清掉,重新组织各种名产菜籽上市,因而生意越来越好,业务蒸蒸日上。这是泰华这座社会商业大学校给谢易初所上的第一课,也是正大庄第一条商业经验。

年冬,谢易初返回潮汕,备办大批优良籽到曼谷,归途经新加坡,顺便采购摩洛哥莞荽籽,带回泰国试种。这次返泰后,谢易初把正大庄迁至泰京越阁米街尾,经营种籽批发兼零售业务。这家老店是正大卜蜂集团的发祥地,也是形成正大家族资本的摇篮。为了纪念这家老店在创业奠基中的作用,位于越阁米结尾的正大庄一直维持菜籽营业至今天,可说是正大卜蜂集团不忘本的表现。正大庄开业到现在,已经60个年头了,历史相当悠久。

谢易初很有企业眼光,并且脚踏实地,为了达到扩大推销种籽的效果,他曾多次到泰国中部和北部一些菜区去作示范种植。他还认为,要更好地推进种籽业务,非具有选籽农场不可。于是,他便与人合资在泰国南部春蓬府租地开辟西瓜园,作西瓜选籽的尝试。这次试办西瓜园,虽因雨水过多而失败,但却为谢易初办种籽农场积累初步试验,从中吸取有益的教训。

到了30年代,谢易初经营的菜籽已有一定的规模,这时他的二弟谢少飞已来泰京正大庄协助店务。年,谢易初开始在泰国北部清迈府设立培植蔬菜品种的试验场,开日后正大卜蜂集团在清迈大搞农业实验的先河。年,谢易初往合艾创办正大庄,把推销种籽的业务扩展至泰国南部。年,谢易初往吉隆波创办正大庄,把推销种籽的业务扩展至马来西亚。正大经销菜籽,当时在泰国和南洋一代颇有名气。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海运不通,大陆菜籽来源断绝,而在泰国和南洋一带所种的各类华南蔬菜,开花结籽后所收的菜籽,因气候、土壤结构不同,种下的蔬菜品种不断变异,越种越小,越种越不好食,所谓“白菜种久,细似莞荽;萝卜种久,幼如人参。”这就更加激发谢易初下决心研究菜种的改良。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美各国和日本的呢绒工厂纷纷恢复生产,需大宗原料。谢易初看中时机,抢先经营鸭毛出口,获得大笔收入,为其战后事业的新发展提供可观的资金。年春,他把泰京越阁的菜籽行——正大庄交托二弟谢少飞掌管,自己返回家乡澄海外砂,租地亩,雇工几十人,办起一个私人农场,实现其在家乡创设种籽农场的夙愿。谢易初在这个私人农场里,广种各类瓜菜,潜心研究园艺,培植优良瓜菜品种,积累起改良种籽的宝贵经验。

年初,谢易初在汕头市创办光大行,专做菜籽出口外销的生意,由于谢易初采用先进的栽培技术和严格的管理方法,选育良种,并在种籽农场周围留出相当距离的空地,以防无控制的和自发杂交,防止菜蔬变种,保证菜种纯度高、质量优良,所以光大行的菜籽很受海外客户的欢迎和菜农的采用。

由此可见,重视和运用科技,通过试验不断提供产品的质量,争取在市场的竞争中取得优胜,乃是谢易初向来经营实业的方针,也是日后正大卜蜂集团加以继承和发扬的方针。

年10月24日,汕头解放,谢易初继续留在他的私人农场搞菜籽改良和钻研种理论书籍。谢易初对农艺科学的执着探索与培育优良种籽的初步成果,使他遐迩驰名,赢得群众的敬佩,被称为“谢技师”。年4月15日,澄海县召开首届人民代表会议,谢易初以特邀代表身份参加主席团,并在会上作有关发展农业的报告,着重介绍培育种籽和选种的工作经验,讲的十分具体、生动、精辟,谢易初的报告引起了阵阵的热烈掌声,受到与会者的普遍赞扬。

土地改革期间,谢易初陂评为开明地主,复查时改为工商业地主,为了使爱国华侨和对家乡农业有贡献的谢易初免受斗争冲击,中共澄海县委(当时县委书记的许士杰)和澄海县政府(当时县长是余锡渠)对谢易初采取一些保护性措施,并委聘谢易初为农场副场长和批准他担任澄海华联主席等荣誉职位。这对后来争取正大国际投资有限公司到大陆和海南进行大规模的投资,起着良好的作用。

年6月,谢易初设在汕头的光大行进行了公私合营,他受聘担任澄海县冠山实验农场副场长。年2月6日,谢易初以特邀代表身份出席汕头市工商界第一届代表大会。年,谢易初被选为新成立的澄海县归华侨联合会主席,并被选为全国华侨联合会委员和广东省侨联会第一届、二届、三届委员,此外,他还当过澄海县人委委员和广东省政协委员。

谢易初在澄海冠山实验农场担任副场长期间,不仅积极带领职工稿科学实验,大力改良各种菜蔬、瓜豆、家禽品种,而且通过各种渠道,从欧美,日本,印度,东南亚等地引进西瓜、西红柿、鸡苗、果苗等良种和农业科技资料,并在潮汕推广,对发展园艺做出贡献、

谢易初还曾在冠山实验农场神山下,亲手种下他的夫人从泰国带来的株热带珍贵木材——柚木树苗。至今转眼30多年,他在冠山农场种下的柚木已是参天耸立,树干粗得连一个成年人伸开双臂也抱不拢。这些柚木每年秋天开花,冬天结籽,种籽传播南方各省,更多的柚木在祖国的大地上茁壮成长。

年,冠山实验农场迁至澄海县东南面的白沙荒地。白沙荒地距离澄海县城5公里,占地亩,原先是一片海滩,土地平困可想而知。冠山实验农场迁至白沙荒地后,改名为“国营白沙农场”,继续聘请谢易初担任副场长兼技术员,直至年谢易初因胃严重出血赴港动手术,接着年国内爆发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为止。

在谢易初的带领指导和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运用杂交和定向选择等方法,国营白沙农场先后选育出澄海水稻、早熟白玉米、早熟花椰菜6号、早熟花椰菜11号、澄海早萝卜、早熟包菜、早熟野心芥菜、澄选西瓜、新澄1号西瓜、白沙龙江鸡、白沙来杭卵用鸡、特大狮头鹅等优良品种,已经传播全国各地,对农业生产和家禽饲养业作出很大的贡献,为祖国创造了财富,部分良种远销各大洲,如特大狮头鹅种苗已经远销朝鲜、日本、东欧和东南亚各国,为国家增添了一笔外汇收入

“正大庄”年发展成为“正大集团”(一名“乍仑卜卡攀”,简称“卜蜂”,中文的书写称为“正大集团”)。今天,它已成为拥有雄厚资本实力的跨国集团企业,成为当今世界上第一流的企业,实行“农工商产供销”连贯经营的现代化农业企业集团,并在发展农业、饲料工业、家禽养畜业及水产业的基础上,向着多元化国际化的企业集团的道路挺进!

“正大”的光辉成就离不开易初先生早年打下的基础和晚年那稳健开拓的指导。谢易初最后离开家乡那年,他已经70岁了。俗话说:“人生七十古来稀”。但是,他定居香港以后,仍然老当益壮,殚精竭虑地为“正大集团”的发展,辛勤耕耘,制作蓝图。他回忆说:“余于年由香港卜居新加坡……凡有所疑难未决之务,时有所咨询,余亦乐为指示,知无不言。”又云:“年与日本油漆公司合资创办工厂于暹、马;年再建厂于印尼……”等等。谢易初的这段回忆,与“正大集团”的发展道路是吻合的,据王绵长《正大集团的发展及经营》(刊登于《汕头文史》第六辑)一文记述:“从60年代起,泰京正大卜蜂集团开始到国外设立分公司,向多国公司跨出第一步。年,泰京正大卜蜂集团派谢大民到香港创办正大贸易出口公司。年,又派谢中民(谢易初的第三子)到印尼创办一家饲料公司和一家渔业公司,后者为前者提供部分饲料来源——‘鱼粉’。但是,‘正大集团’从家族股份形式走向国际化的转机,还应该在70年代以后。年,‘卜蜂’与美国一家最大的种鸡公司——‘爱白益加种鸡公司’合作,并接受其投资,引进现代化最新养鸡技术和全套自动化养鸡生产线。”与美国爱白益加种鸡公司合作一事,谢易初在决策上也起了重要的作用。还有,据上文所载:“年,泰国正大卜蜂集团在香港创办的正大国际有限公司,作为向全世界扩展业务的基地,由谢易初担任正大国际投资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由谢大民担任总裁。”由此可见,谢易初对“正大集团”的扩大发展,一直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的。

尤其应当看到,当“正大集团”还处于稚年的阶段,子侄们无论在商战中迷失航向,抑或出现暂时性的资金周转等困难时,谢易初总是掌风转舵,全力以赴。如年,他采取“断然手段”,停止“正大集团”的“玉米出口交易的业务”,使这场带风险的生意得以及时扭转,拨正了“正大”的航向,转危为安,等等。

年2月5日,谢易初先生在泰国因病医治无效,与世长逝。

今天,“正大集团”的经营作风,正是当年谢易初先生一手培植“光明正大”的作风,这也是易初先生高尚品格的具体体现,是“正大集团”从胜利走向胜利的精神财富!现在,就让我们用易初先生的《自传》最后一段话作为本文的结束语吧:

“余自16岁承担家计,即秉大公无私、忍让求全,涓涓归公,以牺牲小我,完成大我为职志,毕生辛劳,所创业务以对社会对人类有贡献而无愧!”

“余行年80,仅差数月,自幼无机会得享高等教育,而学问才识,全由余之竭力追求所得,余有生之年,仍不放弃求知精神,即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并以所得,教到老而做到老!”

如果您认为本网转载的内容涉及侵权请联系本人删除

赞赏

长按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效果好
北京去哪个医院治疗白癜风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oxueshuana.com/nxqys/8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