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磊*孟祥雨金恒伟霍晓川刘爱华
缪中荣
单位:医院
*医院
病例简介
患者赵**,男性,69岁,主因“左侧肢体活动不利2月余”入院。患者于2月前突发左侧肢体无力,医院诊断为急性脑梗死行溶栓治疗后遗留左侧肢体活动不利,当地全脑血管造影示:右侧颈内动脉闭塞。既往17年前因喉癌行手术及颈部放射治疗,高血压病史不详。神经系统查体:神志清楚、应答切题,口角偏斜,左侧肢体肿胀肌力3级,右侧肢体肌力5级,各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征未引出。
术前影像
DSA示:全脑血管造影示:右侧颈内动脉闭塞(图1);
图1.DSA提示右侧颈内动脉闭塞
DWI图像及MRA提示:右侧基底节及分水岭区脑梗死(图2)
MRA右侧颈内动脉未显影(图3)
图2.右侧基底节及分水岭区脑梗死
图3.MRA右侧颈内动脉未显影
高分辨MRI提示管腔内信号不均匀(图4)
灌注成像(CTP)提示右侧大脑半球低灌注(图5)。
图4.C2-C4管腔内信号不均匀C4以上可见管腔流空
图5.右侧大脑半球低灌注
术前用药
双联抗血小板(阿司匹林肠溶片mgqdpo+氯吡格雷75mgqdpo+阿托伐他汀钙20mgqnpo)治疗。
术前诊断:1.颈内动脉闭塞(RC1-C4)2.高血压3.脑梗死后遗症
治疗策略:右侧颈内动脉闭塞开通术。
图6.右侧颈内动脉闭塞(C1-C4)左侧PCA通过后交通向右侧ICA区供血
手术简要过程:
1.8F指引导管+6F中间导管到达右侧颈内动脉C1段
2.Transend-微导丝携带Headway-17微导管小心通过闭塞部位达右侧海绵窦段,撤出微导丝,微量造影见位于真腔(图7)
图7微导管到位
3.更换Transend-微导丝,Soft2.0*2.0球囊逐阶段进行扩张压力5atm,扩毕造影示前向血流缓慢,管壁仍有塌陷,但未见明显血栓影(图8-图9)
图8.Transend微导丝通过病变Soft2.0*2.0球囊逐阶段进行扩张
图9扩张后造影
4.Wallstent9mm*50mm支架置于狭窄部位定位准确后释放,造影管腔狭窄改善仍不满意遂Viatrac4.0*30mm球囊后扩张后造影支架贴壁良好,前向血流明显改善(图10)
图10.Wallstent9mm*50mm支架释放后+Viatrac4.0*30mm球囊扩张后右侧颈内动脉正侧位造影大脑前及大脑中动脉显影良好
思考与讨论:
慢闭开通一直是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相对复杂,风险相对较高的手术,也是大家讨论的热点,需要对患者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进行充分评估,结合患者症状、代偿情况及患者一般情况决定是否行开通治疗。
近些年高分辨磁共振被广泛应用,高分辨磁共振对闭塞节段、斑块性质等进行充分评估,对于术前评估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简介》
霍晓川,博士后、副主任医师、神经介入中心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科普分会神外专委会秘书长、北京医师协会神经介入分会青委会秘书长、国家“十三五”项目骨干,参与执笔多个专家共识指南、发表SCI论文20篇与中文核心15篇、参与著译书5部,熟练掌握出血性脑血管病及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介入治疗。
(整理:王璐瑶神经介入硕士)
《术者简介》
刘爱华,主任医师、教授、博导,北京市神经介入工程中心副主任、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中心PI、王忠诚中国神经外科青年医师奖、中国医药卫生科技创新人物、中国青科协生物医药副秘书长、中国卒中学会神经介入分会秘书长、中国医师协会科普分会神外专委会主任委员、北京医师协会神经介入分会秘书长、北京医师协会神经介入分会青委会主任委员。
擅长脑动脉瘤、脑血管狭窄与脑血管畸形等脑部疾病的微创介入治疗,脑血管病相关研究获奖6项,先后承担国自然、科技部等12项,发表学术论文篇(Stroke等SCI论文61篇),获得专利4项,培养硕士生14名,博士生4名,主编主译脑血管病专著2部。
欢迎感兴趣阅读天坛介入笔记的朋友,根治白癜风的偏方北京白癜风的治疗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