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力争先进位,重树全新形象,开启华美篇章,全力建设多彩、文明、富康新夏津。
年第四季度
“最美夏津人季度之星”闪亮登场
请为他们点赞加油吧!
为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全社会形成崇德向善的浓厚氛围,今年以来,中共夏津县委宣传部、夏津县文明办通过“月报季选年评”制度,在全县开展“最美夏津人”发现、挖掘、评选和宣传工作。经层层审核评选,全县第四季度共有30人荣获“最美夏津人季度之星”荣誉称号。
他们分别是:亚太蛋糕总经理杜利、渡口驿乡中心小学教师高春秀、银城街道朱寿庄村村民韩荣花、城关派出所综合服务室主任姜杨、银城街道郭寨村村民姜桂芝、香赵庄镇打帘王村村民王庆信、经济开发区杨堤村村民王玉珍、联通公司郭寨驻地网经理王媛媛、发改局主任科员耿凤兰、雷集镇耿庄村村委委员耿立文、国家统计局夏津调查队郭红莲、检察院未成年人检察科检察官助理李珊珊、邮储银行柜员李迎迎、银城街道淡官屯东村小学教师潘秀云、银城街道退休干部时传峰、银城街道董沟村村民时秀荣、银城街道吴井村村民宋金英、人社局劳动保障监察大队副队长宋猛、渡口驿乡渡东小学教师王云芬、县委政法委业务科科长艾冰、经信局党组成员迟磊、人社局基本医疗保险处副主任董斯刚、公安局特巡警大队大队长邢尚涛、邮政公司快递包裹部投递员徐林岩、夏津一中教师徐庆明、双庙镇清凉寺村村民徐如松、南城镇中心小学教师于娟、苏留庄镇后屯村村民张显祯、法院法官培训科副科长赵琳、田庄乡大于村党支部书记周芳林。
杜利:十年如一日扶弱助困传递正能量
杜利曾是下岗职工,经过多年打拼,如今成了拥有20多名员工、两家分店的夏津亚太蛋糕店总经理。
离春节还有两个月的时间,杜利和她的员工开始筹备送给县特教学校儿童的春节礼物。虽然店里很忙,但她却依然把项公益事业坚持了十年。
十年前,年的六一儿童节,杜利带着自己亲手做的六层蛋糕,和特教学校的孩子们过了一个快乐的儿童节。“那是特教学校孩子们第一次吃到那么好吃的蛋糕!”特教学校一位负责人回忆说。就这样,十年来,每年的六一儿童节,不论多忙,杜利总要去给这群孩子们送蛋糕陪他们过节。从六一儿童节的陪伴,到现如今的中秋节、春节,蛋糕、月饼,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份。
今年九九重阳节,得知县老年公寓的一位百岁老红军过生日,杜利送上多层蛋糕和祝福,感动的老红军奶奶热泪盈眶。不仅如此,自去年开始,每逢节假日,但凡有空,在宋楼镇、田庄乡等敬老院总能看到杜利陪老人们一起过节的身影。
高春秀:用真情演绎平凡生活
高春秀,女,汉族,30岁,本科文化,泰安人,年与家住夏津县渡口驿乡的丈夫苏雨欣结婚,年,成为夏津县渡口驿乡中心小学一名教师。在工作中,她爱岗敬业,任劳任怨,多次受到领导和同志们的好评,年荣获“夏津县优秀教师”称号。
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高春秀还时时践行孝老爱亲传统美德。由于家在外地,结婚后高春秀就一直跟公婆生活在一起,她把公婆当作自己的亲生父母一样看待,与婆婆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婆婆有时遇到不顺心的事,总愿意跟这个儿媳妇说一说。“娶个儿媳,就是我多了个闺女”这是婆婆对人们说起儿媳时的自豪。一次,婆婆不慎摔倒造成骨折需要伺候,而当时距教师考试仅有几天时间,高春秀二话不说从德州赶回来,精心照顾婆婆,给婆婆喂粥喂饭,替婆婆换衣梳洗,任劳任怨。她说:“今年考不上老师,还有明年,但如果公婆身体出现问题而不顾,日后自己肯定会后悔。”
由于丈夫苏雨欣在县城中学任教。早出晚归,顾不上老人和孩子,高春秀常常自己扛着从无怨言。一次,女儿发烧生病住院,为了不影响丈夫工作,高春医院跑前跑后,日夜守护,丈夫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只要一家人和和睦睦,老人孩子健康,我累点也是值得的”高春秀安慰丈夫。
韩荣花:好儿媳胜似亲闺女
韩荣花是银城街道朱寿庄村一名普通的农村妇女,提起她孝敬公婆的故事,朱寿庄村的群众都竖起了大拇指,说她是名符其实的好媳妇。
三年前,婆婆突然得了心脏病,不幸离开了人世。已经80高龄患有高血压、脑血栓的公公经不住打击,身体状况每况日下。面对这一状况,韩荣花更是加倍的对公公体贴入微,关心备至。饭菜做的尽量多样化,适合老人胃口,为老人看病洗衣,处处精心呵护。老人逐渐心情舒畅起来,见人便夸自己的儿媳妇胜似亲闺女一样孝顺。
在韩荣花的带动下,朱寿庄村尊老敬老已形成风气。这个朴实憨厚的农家妇女,用实际行动向社会传递着感恩孝道的正能量。
姜杨:孩子心中的“警察妈妈”
姜杨,女,年1月出生,大学学历,中共党员,城关派出所综合服务室主任,一级警司警衔。八年前,在一次走访群众中得知,王井村的金玉芝和金帅姊妹俩是一对可怜的孩子,她们生长在一个不幸的家庭里,父亲年因突发心脏病死亡,母亲不堪重负将孩子舍弃给七旬的爷爷、奶奶,这让原本不富裕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姜杨得知这一情况后主动与这对苦命的孩子结成帮扶对子,为她们买去崭新的衣物和学习用品,缴纳每学期的课外辅导费,向老师沟通了解孩子的情况,像妈妈一样关心她的学习生活,不仅如此就连他们家里的大事小情都时刻挂在心上,并向镇上的民政部门反映了姐妹俩的这一特殊情况,帮助他们办理了低保户手续,享受了低保户的补助待遇。姜杨每次去金玉芝家,街坊邻居都会说:“玉芝:你的‘警察妈妈’又来看你了!”八年来,购买生活用品、缴纳各种费用,家里的大事小情,她从未间断对这个家庭的关心和呵护。功夫不负有心人,现在金玉芝已经成为德州职业学院的一名学生,奶奶逢人就夸:“多亏有她‘警察妈妈’,咱这样的家也有大学生啦!”
姜桂芝:用爱维护和睦家庭
姜桂芝,银城街道郭寨村村民,姜桂芝和丈夫郭尚芹结婚40多年,夫妻俩和睦恩爱、互帮互谅,是家庭最坚实的依靠。百善孝为先,孝是立身之本,是姜桂芝和郭尚芹对待双方老人的共同态度,而他们的孝顺也赢得了双方老人的认可。“有困难一起扛,有幸福一起享,这才是家庭本来的样子。”夫妻俩对家庭与责任的含义,有着最朴实的体悟。姜桂芝自从嫁到郭尚芹家,每年春节前把双方老人叫到一起,让老人在万家团圆的日子里感受到儿女绕膝的幸福。三年前,姜桂芝的老母亲不幸重病,一家人一直陪在老人床前,为老人端水送药。老母亲去世后,姜桂芝把高龄的婆婆接到自己家中居住,方便平时照顾。父母恩爱是给儿女最好的礼物。姜桂芝、郭尚芹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在充满温馨和爱的家庭熏陶下,儿女们都有着一颗至诚至纯的孝心。
王庆信:祖孙二人落水“黄瓜哥”弃摊相救
王庆信,男,香赵庄镇打帘王村村民。年5月27日上午10点左右,正在摆摊卖黄瓜王庆信听到有群众的呼喊声“有人骑电动车掉水里了”,发现一名60多岁的老太和一个六七岁男孩落入水中,情况十分危急。周围的群众着急得呼喊:“谁会游泳,赶紧救人啊!”王庆信顾不上照看自己的黄瓜摊,毫不犹豫地跳入河里。他先将距离较近的孩子救上岸,随后又返回水中将另外一名落水的老人救上岸。周围群众也赶忙拨打,看到老人和孩子仅仅是受到惊吓并无生命危险后,王庆信又默默离开。事后,孩子的家人为了感谢王庆信,到他经常摆摊的地方等他,终于和王庆信取得了联系,并到王庆信家中拜访,特意提出要将他种的黄瓜全部收购,他坚决的拒绝了。王庆信说:“看到老人和孩子落水,没人管就不行了,我当时只想救人,没考虑很多。你们买那么多黄瓜也吃不完,浪费了。”
王玉珍:用爱和付出经营家庭
王玉珍,县经济开发区杨堤村村民。王玉珍以孝道为荣,将爱心一点一滴地默默倾注在家人身上,她用赤诚孝心诠释传统美德,用实际行动演绎平凡的亲情故事。年,王玉珍的丈夫得了一场大病一年做了3次手术,由于她的精心护理,丈夫的病很快康复。在生活中他们相互照顾,相互尊重,王玉珍的丈夫是一名教师,工作繁忙,照顾老人的事情都压在了王玉珍一人身上。王玉珍与婆婆的关系亲如母女,结婚30年来,凡事顺着老人的想法,从未和婆婆红过脸。虽然自己生活俭朴,照顾起婆婆却非常细心,不时给婆婆添置新衣,坚持每晚给婆婆泡脚,夏天每晚给婆婆洗澡。婆婆生病时,王玉珍常常一个人忙前忙后陪同婆婆看病就医,照顾婆婆的生活起居,为婆婆准备可口的饭菜。婆婆在她的照顾下身体健康,心情愉悦。
王媛媛:志愿路上展风采
王媛媛,女,年10月出生,联通公司郭寨驻地网经理。工作之余,王媛媛还是一名优秀的志愿者。
年,在陪孩子参加公益活动时,认识了一些志愿者,萌生了做一名志愿者的想法,并经常参加关爱留守儿童的公益活动。
在从事志愿服务活动的时候,王媛媛对接帮扶了一名苏留庄村的孤儿,孩子的父亲在她四岁时车祸去世,母亲改嫁,孩子一直和年迈的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刚认识孩子的时候,她正读小学三年级,家庭的变故让孩子变得沉默寡言。为了引导孩子走出心里阴影,王媛媛除了给孩子买些生活、学习必需品,还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