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为神经系统最高级部分,一旦它出现问题,随之而来的各种疾病也层出不穷,其中以脑血栓为最常见之一。今天广西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杨平就带大家认识一下脑血栓。
一、什么是脑血栓?
脑血栓,又叫脑血栓形成,是中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疾病,是由于脑动脉粥样硬化使动脉管腔狭窄或完全闭塞、血栓形成,导致其供血区脑局部组织缺血、缺氧、坏死,进而出现的局限性神经系统症状。脑血栓以偏瘫为主要临床表现,多发生于50岁以后的中老年人,男性略多于女性。
二、脑血栓是如何形成的?
脑血栓并不是一个病,而是很多心血管问题引起的病症反应,最常见的病因就是动脉硬化。由于脑动脉硬化,血管腔变得狭窄,血管内膜因含有小米粥样的胆固醇而变得粗糙不平,而且还可能造成血管内膜破溃形成溃疡。此刻,如果加上某些特定条件如血压降低、血流缓慢或血液粘稠度增高等,血小板很容易在血管的溃疡表面聚集,随之在血液局部凝集成块,形成血栓。这种血栓还会像滚雪球一样逐渐扩大,导致本来就狭窄的血管发生闭塞,血流中断,从而使血管供血区的脑组织缺血、缺氧、软化、坏死而发病。
三、脑血栓有哪些症状?
脑血栓发病一般比较缓慢,常在睡眠中、安静休息或晨起时发病,发病前多有肢体发麻、运动不灵、言语不清、眩晕、视物模糊等表现。发病时时常表现为中枢性偏瘫、面瘫及对侧肢体感觉减退,病情较轻者表现为一侧肢体活动不灵活、感觉迟钝、失误,严重者可出现四肢瘫痪、意识障碍、眩晕、恶心、呕吐、口眼歪斜、说话含糊不清或失语、喝水发呛等。更严重则可出现昏迷、大小便失禁甚至死亡。
四、脑血栓的高危致病因素有哪些?
脑血栓的致病因素是多方面的,可以这么说,凡能够引起血管内皮损伤、血小板功能亢进、血液粘稠度增加及加速动脉硬化的均是脑血栓的致病因素。常见的致病因素有遗传、年龄、血管病变、三高症(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肥胖、心脏病、吸烟酗酒、血液疾病等。
五、脑血栓如何预防?
1、调整饮食结构
多喝水,注意饮食清淡、食物多样性,多吃优质蛋白、膳食纤维及维生素高的食物,同时少吃高热量、高脂肪、高胆固醇类食物,避免血脂进一步增高,血液粘稠度增加。同时还应戒烟限酒,食盐摄入量每天最好不超5克。
2、适度运动,防止肥胖
适度运动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血液中的高密度脂蛋白,还能预防肥胖,对预防及控制血栓能起到一定的功效。
3、稳定情绪,规律作息
情绪波动过大可引起血压升高,影响人体正常的血液循环,诱发血栓或血管破裂,因此要注意保持乐观、豁达、愉快的心情。同时老年人生活要有规律,因为老年人生理调节和适应机能减退,生活无规律,易使代谢紊乱,促进血栓形成。
4、积极治疗
首先是根据脑血栓患者的年龄、病情等综合考虑,通过药物或手术的方式积极治疗疾病。其次,要尽快的做康复治疗,因为脑血栓形成后会留下如单瘫、偏瘫、失语等后遗症,而通过积极、正规的康复治疗,大部分病人可以达到生活自理。因此应早期进行针对性的康复治疗或锻炼。同时还应积极治疗脑血栓的相关疾病,比如对于已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以及有冠心病病史者,应长期预防治疗。
5、体检
医院做一次相关的检查,从最大程度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撰稿人:莫艳飞
审核人:杨平
杨平:研究生学历,副主任医师,毕业于广西医科大学临床医疗系,心血管疾病专家,从事临床医疗工作多年,具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曾多次到区内外进修学习擅长于急、危重症疾病、呼吸系统、心血管等系统疾病的诊治,主攻心血管疾病的相关研究,在心血管治疗方面有很高的造诣。在机械通气、血液透析等方面有较高的水平。
医院简介┊招聘计划
内科系统┊外科系统┊肿瘤核医学内科疾病┊外科疾病┊肿瘤核医学┊妇儿保健
1上消化道出血的预防
2脑血管疾病的预防
3医护齐心,挽救“园丁”生命
4跨学科合作,为病人开设“绿色通道”
5养胃过新年——急性肠胃炎
6脑梗塞患者的日常护理
7透明帽辅助内镜下硬化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