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碏
石碏,春秋时卫国人。卫庄公有嬖妾所生子州吁,有宠而好武,庄公弗禁。他进谏,庄公弗听。其子石厚与州吁游,劝戒亦弗听。卫桓公十六年(前)州吁杀桓公而自立为君,未能和其民。石厚向其父请教安定君位之法,他假意建议石厚从州吁往陈,通过陈桓公以朝觐周天子。旋请陈拘留两人,由卫使右宰丑杀州吁于濮(今安徽亳县东南),又使其家宰獳羊肩杀石厚于陈。当时称他能“大义灭亲”。
中国古代著名史料《春秋》中,对石碏给予很高的评价,称他为“纯臣”。
成就及荣誉
西周初年,周武王姬发封自己的弟弟卫康叔姬封建立卫国(今河南淇县境内)。传至卫庄公时,庄公有一个爱妾生了个儿子叫州吁,州吁喜欢练武、打仗,庄公任命他为将军。当时卫国有一个贤臣叫公孙碏,字石,人们称他为石碏,是卫康叔姬封六世孙靖伯的孙子,他劝庄公说:“庶子(指州吁,因为他是庄公妾所生,所以叫他庶子)喜欢打仗,又拥有兵权,将来会出乱子的!”卫庄公不听。庄公死后,太子完即位称卫桓公,他即位的第二年,由于弟弟州吁过于骄横、奢侈,桓公便撤了他将军的职位,州吁于是逃往其他诸侯国。十几年之后,州吁率领自己纠集的部属偷偷溜回卫国,与他的心腹石厚(石碏之子)经过密谋,于周恒王元年(公元前年)在一次宴会上刺杀了卫桓公,州吁自立为君,并拜石厚为大夫。州吁因为自己得王位不正,为转移国人视线,开始对其他诸侯国用兵,他纠集宋、陈、蔡等国以郑伯不孝的罪名讨伐郑国,虽然打了胜仗,卫国上下却还不拥护他。州吁为了取得卫国人的支持,派石厚回家问他的父亲石碏,石碏假意为他们出主意说:“州吁如果想要稳固自己的地位,必须得到周天子的接见。”石厚问:“那怎样才能得到周王的接见呢?”卫桓公的母亲是陈国人,陈国对卫桓公被害一直耿耿于怀,石碏打算在陈国除掉州吁,就说:“陈侯同周王关系很好,同卫国的关系也不错,如果州吁亲自去陈国,疏通与陈侯的关系,再让陈侯与周王沟通,周王接见的事一定可以成功。”州吁认为石碏的话很有道理,就与石厚一起携带重礼到陈国去。而石碏却暗中派人给陈国大夫子针送了一封信,信中说:“卫国太小,而我已经老了,没有力量做什么事了,这两个人是杀害卫桓公的凶手,请您将他们抓起来!”于是,州吁和石厚一到陈便被陈桓公抓了起来,不久卫国派人到陈杀了州吁,因为石厚是石碏的儿子,有人主张饶了石厚,被石碏拒绝,并亲自派孺羊肩到陈国杀了石厚。
石奋
石奋(公元前年—公元前年),字天威,号万石君,河内郡温县(今河南省温县)人,西汉大臣。不通文学,恭谨无比。初为小吏,随侍汉高祖。爱其恭敬,召其姊为美人,以奋为中涓。汉文帝时,官至太子太傅,太中大夫。汉景帝即位,列为九卿,身为二千石,四子皆官至二千石,号为万石君,后以上大夫禄养老归家。
石申
石申,生卒年待考。又名石申父、石申夫或石申甫,战国中期魏国天文学、占星学家,开封人,是以其姓名命名月球背面的环形山的中国人之一。著有《天文》八卷(西汉以后此书被尊为《石氏星经》)等。《天文》八卷与甘德的《星占》八卷,合称《甘石星经》,《甘石星经》在中国和世界天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人物简介石申曾系统地观察了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的运行,发现其出没的规律,记录名字,测定了颗恒星方位,数据被后世天文学家所用。经过长期观测,详细考核,测出恒星18座,共颗。
《开元占经》载石氏中官62,外官0,加上28宿,共计座。同时给出了石氏星表这座的颗星的入宿度和去极度。
原著《天文》八卷,早佚。后人拾遗补阙,把它与甘德的《星占》八卷,合称《甘石星经》,又名《星经》,曾收入北宋政和年间刊印的《道藏》一书,题名为《通占大象历呈经》。今存的《甘石星经》为2卷,其中虽有一些后人增添润色之辞,仍不失原书面貌,是一部对天文研究有很高科学价值的文献。
重要贡献石申在天文学方面的贡献,是他与楚人甘德所测定并精密记录下的黄道附近恒星位置及其与北极的距离,是世界上最古的恒星表。相传他所测定的恒星,有18座,共颗。从唐代《开元占经》中保存下来的石申著作的部分内容看,其中最重要的是标有“石氏曰”的颗恒星的坐标位置(今本《开元占经》中佚失6个星官的记载)。现代天文学家根据对不同时代天象的计算来验证,表明其中一部分坐标值(如石氏中、外星官的去极度和黄道内、外度等)可能是汉代所测;另一部分(如二十八宿距度等)则确与公元前4世纪,即石中的时代相合。
中国是天文学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由于农业生产和制定历法的需要,中国的祖先很早开始观测天象,并用以定方位、定时间、定季节了。
石作蜀
石作蜀,字子明,号卓子,春秋末年秦国冀县(今天水市甘谷县十里铺乡)人。生于周敬王元年(公元前年),死于周敬王四十一年(公元前年)。
自幼胸怀远志,聪颖敏学,仰慕孔子。成年后,不远万里徒步东鲁,投身孔门,得圣人教育和熏陶,身通六艺,为孔门“七十二贤”之一。
学成返乡,他大力宣扬儒家学说,传播西周文化,淳教化,移风俗,为三陇一带的文教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后人尊称他“石夫子”。可惜,石夫子生平和著述由于年代久远,早已湮没无存。
唐开元二十七年(79年),封”郈邑伯“。宋大中祥符二年(年),封”成纪侯“。明嘉靖九年(年),改称”先贤石子“。
可惜,石夫子生平和著述由于年代久远,早已湮没无存。《伏羌志》(甘谷旧称“伏羌”)载:“(石子)唐封石邑伯,宋封成纪侯,明去封号,称先贤。从祀孔庙。”宋代封侯时,有皇帝敕撰赞:
宣尼日月,无得而逾,奥有哲士,尚为学徒,
登封偶圣,至德崇儒,以地进爵,斯文乃殊。
石守信
石守信(年—年),字守信,开封浚仪(今河南开封市)人,北宋开国名将。
初仕后周时,参与高平之战、淮南之战,累迁殿前都指挥使、义成军节度使,与赵匡胤结为异姓兄弟,成为“义社十兄弟”的成员。
北宋建立后,率军讨平李筠、李重进叛乱,出任马步军副侍卫都指挥使、侍卫亲军马步都指挥使等职。自杯酒释兵权后,专事聚敛,积财巨万。
宋太宗时期,随征辽国,迁镇安军节度使、守中书令,封卫国公。太平兴国九年(年),去世,享年五十七岁。追赠尚书令、秦王、封武威郡王,谥号武烈。
石守信死后,被葬于“河南洛阳县平乐乡宣武村”。相传宣武村原是唐代武则天的花园,因石守信葬在这里,其子孙卒后也都归葬“宣武村梓泽源之先茔”,这里便逐渐形成了规模庞大、碑碣林立的家族墓地,该村也因此更名为石碑凹村。至今这里还保留着两通高大的石碑,不过不是石守信的,而分属于其长子石保兴、次子石保吉。一代名将石守信的墓,现在已无地面遗存。
石达开
石达开(年月—年6月27日),小名亚达,绰号石敢当,广西贵县(今贵港市港北区奇石乡),祖籍地广东省和平县。太平天国名将,中国近代军事家,民族英雄。曾封为“圣神电通军主将翼王”,被尊为“义王”。
石达开是太平天国最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他体恤百姓民生,生平事迹为后世所传颂,被认为是“中国历代农民起义中最完美的形象”。
道光二十七年(年),石达开追随洪秀全,入拜上帝教,咸丰元年(年)12月,永安建制,石达开晋封“翼王五千岁”。咸丰五年(年)2月,在九江、湖口重创湘军水师,乘胜西征,三克武昌。11月,进军江西,攻占皖、赣、鄂三省大片疆土。咸丰七年(年),天京事变时封“左军主将翼王”,6月2日,再度从天京出走。10月,驱安庆将士进入江西,东西转战,试图救出被湘军围困的瑞州、临江、吉安的翼殿诸军,失利之后放弃江西,经略浙闽,流动转战于南方各省,同治二年(年)5月,率众深入越西山,直抵大渡河南岸,最后全军覆没,石达开被俘。6月27日,就义于成都,享年2岁。
石达开是太平天国最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他体恤百姓民生,生平事迹为后世所传颂,被认为是“中国历代农民起义中最完美的形象”。
石云生
石云生,年7月参加解放军。年6月毕业于空军第1航空预备学校。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年7月毕业于空军第7航空学校。年-年先后任海军航空兵飞行员、中队长、副大队长、副团长。年9月任北海舰队航空兵副司令员。年入读海军指挥学院,后又入读国防大学合同班。年4月任海军航空兵师长,年6月任南海舰队航空兵司令员。8-年被授予海军少将、中将、上将军衔。年6月任海军航空兵部副司令员。年11月任海军副司令员。年11月至年6月任海军司令员。8-年被授予海军少将、中将、上将军衔。中共第十五、第十六届中央委员。
石学敏
石学敏,中国工程院院士。世界著名中医针灸学专家,博士生导师,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国针灸学会副会长,天津针灸学会会长,中国针灸临床研究会副理事长,欧洲传统中医协会顾问。国家授衔针灸学专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同在京举办第二届国医大师表彰大会,授予石学敏"国医大师"荣誉称号,享受省部级先进工作者和劳动模范待遇。
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石学敏(.6.6-),中医、针灸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现代中国针灸奠基人。年毕业于天津中医学院。现任天津中医院名誉院长、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国针灸学会高级顾问,是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天津市授衔针灸学专家。
????石学敏院士是天津中医院针灸学科带头人,至今从医五十余载。从70年代初开始研究世界公认的三大疑难病之一的中风病(脑梗死、脑出血)的针灸治疗,创立“醒脑开窍”针刺法,开辟了中风病治疗新途径。80年代初创建的“针刺手法量学”,填补了针灸学发展的空白,并广泛应用于多种疑难杂症的治疗中。先后发明“脑血栓片”“丹芪偏瘫胶囊”等药品,再结合“醒脑开窍”针刺法针药并用,创立了“中风单元”疗法,为治疗脑血管病开创了新的思路。至今,共主持完成包括国家97项目在内的科研课题4余项,其中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项(次),国家教委及天津市教学成果奖项,获国家专利6项。共培养国内外硕、博士、博士后00余名,发表论文百余篇,出版《中医纲目》《脑卒中和醒脑开窍》《石学敏针灸学(英文版)》等著作50余部。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1年获香港求是科技基金会杰出科技成就奖;6年荣获中华中医药学会“首届中医药传承特别贡献奖”;8年荣获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药国际贡献奖”;年当选第二届“国医大师”;年荣获中国针灸学会“中国针灸传承贡献奖”;年荣获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天圣铜人”学术突出贡献奖。
?l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石学敏共主持完成包括国家97项目在内的科研课题4余项,其中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项(次),国家教委及天津市教学成果奖项,获国家专利6项。年获何梁和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1年获香港求是科技基金会杰出科技成就奖。
石屏
石屏,飞机设计专家。江西省鄱阳县人。年毕业于南京航空学院。中航工业洪都飞机设计研究所研究员。现任中航工业洪都飞机总设计师,南昌航空大学教授,江西省科协副主席,江西省工程咨询业特邀专家。曾任副所长、K8和JL8教练机总设计师。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二等奖各一次,省部级一等奖三次,立功四次。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全国优秀工作者、航空金奖、江西省科学技术特别贡献奖、第四届航空航天月桂奖——终身奉献奖。
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石泰峰
石泰峰,男,汉族,年9月生,山西榆社人,2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年5月参加工作,研究生学历,法学硕士学位,教授。
现任十九届中央委员,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党组书记。
研究领域法理学、法律社会学、比较法,当代中国法治化问题。
研究成果《跨越文明的误区——现代西方法律人类学》、《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立法》、《中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概论》、《社会主义法治概论》、《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法制建设》、《全球化与法律文化冲突》、《依法治国与制度创新》、《论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WTO与当代中国法制新发展》等。
石宝源
石宝源,河北通县(今属北京)人。历任沈阳军区装甲兵司令部作战训练处副处长,坦克团团长,机械化师参谋长,坦克师副师长、师长,副军长,沈阳军区副司令员。
年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坦克学校学习。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沈阳军区装甲兵司令部作战训练处副处长,坦克团团长,机械化师参谋长,坦克师副师长、师长,副军长,沈阳军区副司令员。是中共十三大代表。8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石广生
石广生,男,汉族,年9月出生于河北省昌黎,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年9月参加工作,北京外贸学院(现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对外经济贸易系毕业,高级经济师。
8.12-1.04对外经济贸易部进出口司司长;
1.05-.04对外经济贸易部部长助理、党组成员;
.05-8.0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副部长、党组成员、党组副书记;
8.0-2.09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部长、党组书记;2.10-.0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部长、党组成员;.01当选为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0-8.0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07-.11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会长;
4年获法国政府授予的法国国家功勋军官勋章;
7年获巴基斯坦政府授予的巴基斯坦新月勋章。
主要著作: 著:《世纪之交的中国对外经济贸易》 主编:《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知识读本》丛书 《中国对外经济贸易改革和发展史》
石刚
石刚,男,汉族,年9月生,安徽桐城市人,工学硕士。先后获得中国科技大学工学学士学位和上海交通大学管理学院的工学硕士学位。6年开始在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工作,主要从事经济预测与分析。曾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民经济综合司司长。
石刚一直从事经济预测与分析的工作,此前在国家发改委担任国民经济综合司司长一职,主管国民经济综合司全面工作。国家发改委国民经济综合司主要从事宏观经济政策研究、经济形势分析和经济预测、组织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等。
现任国务院研究室党组成员、副主任兼总理办公室主任。
石智勇
7年第2届世界青年举重锦标赛59公斤级抓举/挺举/总成绩冠军;
7年第8届全运会59公斤级总成绩亚军;
1年全国男子举重锦标赛62公斤级抓举/挺举/总成绩冠军
1年第25届世界男子青年举重锦标赛62公斤级抓举/挺举/总成绩,冠军/亚军/冠军;
1年世界举重锦标赛62公斤级抓举冠军;
年亚洲举重锦标赛62公斤级总成绩冠军;
年世界举重锦标赛62公斤级抓举/挺举/总成绩,亚军/第三/亚军;
4年雅典奥运会62公斤级金牌;被国际举重联会授予最佳运动员奖。
现任共青团福建省委常委少年部长。
(未完待续)
石志永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