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
人生的 所学校
尊老爱幼、夫妻和睦
科学教子、勤俭持家
邻里互助
是我们对美好家庭的期待
年,让我们一起参与
寻找蒲县“最美家庭”
选出心中的最美
孝老爱亲邻里友善
平安和谐善行义举
移风易俗创业致富
美丽整洁绿色环保
重义守信崇文尚德
年蒲县“最美家庭”
用最美的家庭故事,
引领广大家庭向幸福出发,
温暖我们前行的路!
中共蒲县县委宣传部、县妇联、县文明办联合开展年度寻找蒲县“最美家庭”评选活动,自1月份启动以来,以“寻迹家庭幸福密码,献礼祖国70华诞”为主题,在全县广大家庭积极参与、踊跃推荐的基础上,经过各乡镇(社区管委会)党委、县直各系统党委层层推选及评审领导小组初步筛选,确定20户候选家庭。
哪户是您心中的蒲县“最美家庭”?请参与投票评选,我们将结合专家评审以及您的意见综合评定产生,最终确定蒲县“最美家庭”(10户),快来投票吧!
张国红、牛小玲家庭
?在滚滚流动的人生长河里,家庭是每个人不可缺少的港湾,是苦了、累了需要停靠的避风港和加油站,承载着每个家庭的苦辣酸甜,欢声笑语。
张国红,一个地地道道的乡村干部,他用自己朴实的外表、不多的语言,默默的书写着家里家外不同凡响的人生。提起张国红,大家纷纷竖起大拇指,诉说着他一件又一件乐于助人的事迹,村里的老百姓、周围的邻居、还有多年的朋友,有了困难 想到的就是找他,而他更是不辞辛劳、不吝钱财,尽 的努力帮助你,且从没在钱财上让别人吃过亏。
好的人气成就好的家风,好的家风成就好的儿女。张国红踏实肯?干、吃苦耐劳又不怕吃亏的品性,成就了他良好的家风,培养出了一位出色的 运动员张雯,为山西荣获了多项殊荣,张雯本人也摘得了全国柔道 ,获得国家授予的运动健将称号,代表中国多次参加 柔道大赛,为祖国、为山西柔道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张雯从花季少女的初中生到北京体育大学的研究生,寒来暑往十几年,肩负着国内、国际的比赛任务,取得了几十块金银铜牌。平日的训练艰苦又紧张,很少有时间回家,交通不发达的那几年,有好几年亲人们都见不了张雯,好在,现在交通发达了,早上从北京出发晚上就到家了。去年回家过年的时候,临汾市委书记岳普煜还亲自接见了张雯,对张雯取得的成绩给予了高度肯定。
张国红的家庭是平凡而幸福的家庭,是千千万万个幸福家庭的写照,是祖国和谐发展的最稳定的基石。
推荐单位:蒲城镇党委
任桂芳、王贵喜家庭
??任桂芳,51岁,克城镇克城村村民。她生活在一个大家庭里,上有婆婆,下有孙子,家族四代70多口人。多年来尊老爱幼,兄弟姐妹、邻里之间和睦相处。
年结婚至今,任桂芳把婆婆当妈看待,从未红过脸,吵过架,用爱呵护每一个家族成员,一直和公婆一起生活,同吃一锅饭,公婆一直视她为亲女儿。年,婆婆不小心摔了一跤,右腿骨折,医院悉心照料婆婆,帮婆婆擦身翻背、修剪指甲、洗脸洗脚、讲笑话讲故事,哄婆婆开心。住在同一个病房的李大姐说“大娘,您女儿真孝顺啊!年纪轻轻却什么都愿意做,真是个好女儿呀!”婆婆高兴地说:“王家有这样的好媳妇,这是几辈子修来的福气呀!”。
任桂芳还是一个热心公益的人,在村里她即是广场舞领队又是教练,平时带领全村妇女唱歌、跳舞,组织文化活动,业余时间带领妇女同志们演小品、跳广场舞,丰富妇女们的娱乐生活。
推荐单位:克城镇党委
刘文秀家庭
刘文秀,47岁,克城镇许家沟村民。刘文秀与邻里之间互相帮助,助人为乐,团结他人。平时带领全村妇女唱歌、跳舞,组织文化活动,丰富妇女们的娱乐生活。
刘文秀是家中的顶梁柱,丈夫得了重病,无法治愈只能靠药物来维持生命,还有一个将要毕业的孩子,每天都需要大量的医疗费和生活费,无法承担。丈夫没有劳动能力,刘文秀不能外出打工,她决定种地,她与村邻协调沟通,种别人家的地,慢慢种地种到30多亩,每年收入3万多元,到年就种到了50亩,就这样维持家庭所有开支。
根据她家的情况,被村委列为 扶贫户,刘文秀结合全县的产业扶贫项目,年把原来不种地的山坡开发了20多亩,种植黄芪药材,年加大投资,用挖机、装载机在本村阳坡推地40多亩,又种植黄芪12亩,种油料9亩,种土豆5亩,谷子杂粮10亩以上,又在年在本村的山上开荒地20多亩种植药材。
年,驻村帮扶单位蒲县农行给了两头猪,刘文秀正月就开始修建猪圈,大约有多平方,养猪80多头。
年8月,丈夫病情加重,救治无效逝世,永远的离开了他和孩子。刘文秀忍者痛和累撑起这个家。
推荐单位:克城镇党委
王春娥、甄玉祥家庭
王春娥,62岁,薛关镇薛关村村民。年,王春娥母亲因生下小女儿时中风患了半身不遂与癫痫病,从此母亲就卧床不起。当时王春娥父亲王占任蒲县刁口公社党委书记,因父亲工作繁忙顾不上在家照顾母亲,因此伺候母亲的重担就落在了王春娥肩上,这样一伺候就是十年。年春天,王春娥儿子与媳妇离婚后,面对双目失明的孙子,王春娥每天把屎把尿、喂水喂饭、洗漱衣服,晚上抱孙子就寝,手把手教孙子弹琴,教他唱歌,教他数数字,教他背古诗……目前,盲人孙子甄浩宇已经会唱多首歌曲,并能在电子琴上弹上几十首曲子。
推荐单位:薛关镇党委
李文英、席曲平家庭
谈起李文英的家庭,很多人都会流露出羡慕的眼神,因为她拥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成家三十几年来,她们夫妻恩爱、关怀子女、热心助人、邻里和睦,用生活中平平凡凡的事、点点滴滴的情诠释了家作为爱的港湾的真谛,赢得了周围人们的赞美。
她的丈夫席曲平是一名电厂工人,现在已经退休,在工作岗位上几十年时间里,一向严格要求自己,不浮躁,用心培养“埋头苦干的实干精神,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甘于清贫的奉献精神,不断进取的创新精神”,默默奉献,无怨无悔。在生活上,不慕奢华,艰苦朴素,时刻维护企业形象和自身的形象,多次被企业评为先进工作者。这些荣誉的取得既凝聚着席曲平多年的心血,更饱含家人的理解与支持。
为了支持丈夫的工作,不让丈夫因家务而分心,李文英承担起了家中的大事小事,把家庭生活安排的井井有条。她心细如发,三个孩子的生活起居,学习教育她都安排的井井有条,她还是一个女强人,由于丈夫的工资待遇低,家庭生活无法维持,她就带着孩子在煤厂捡煤,搞铁矿经营,迅速改变了家庭面貌。
李文英一家幸福生活的同时也不忘帮助亲朋邻里,亲戚家遇到难处需要借钱,她会鼎力相助,邻居家需要帮忙干活,他们全家也会义不容辞,村里的孤寡残疾等困难户更是他们家重点帮助的对象,给他们送吃的,送穿的,给予精神安慰鼓励。
李文英、席曲平夫妇热心公益活动,村里的每周一集体义务劳动一小时和集体义务扫雪活动,他们每次都是全家总动员,曾经村里没有文化活动,李文英就组建了村里的文艺队,定期开展文化活动,广场舞,扭秧歌,小合唱,敲锣打鼓,全体村民齐上阵。丈夫席曲平更是大力支持妻子的工作,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和自己的聪明才智,无偿自愿为村民制作秧歌道具,连续加班加点,短短两个月就制作出了毛驴、骏马、花轿等道具50余件,他们夫妻还共同编排了骑马、赶驴、抬花轿、担花篮等传统民俗节目,节目还登上了新闻联播等节目上,为文化黎掌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推荐单位:黑龙关镇党委
席云峰、樊艳萍家庭
席云峰、樊艳萍家庭是一个平凡而幸福的家庭,丈夫是村里卫生院的医生。自从结婚后,樊艳萍就积极申请入党,并被选举为村妇联主席。樊艳萍作为妻子,不但要照顾患有脑梗的丈夫,给他减少思想负担,还要照顾老人。为教育好儿子,她无论工作多忙总要抽出点时间问问孩子的学习情况,了解孩子的思想状况,教育他们学会做人,学会做事,重视对孩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思想教育,重点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及生活习惯,丈夫也知道,作为一名村委的工作人员,每天忙于琐碎事务有时候都没有上下班之分,常常当别人家吃完饭时樊艳萍才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家。丈夫时常会帮忙收拾家,丈夫的理解和支持,使樊艳萍的工作得到顺利有序开展。
对于双方的老?人,樊艳萍会经常买些营养品去探望,并同他们谈心,让父母生活的健康、快乐。夫妻一同在家的时候,分工做家务,边做家务边交流工作的情况、商量生活的事情。如果谁的工作任务重,对方主动做好家务,照顾好孩子。
牵手相伴二十个春夏秋冬,樊艳萍夫妇相濡以沫、风雨同舟,一同克服了工作和生活中的种种困难,夫妻俩从没因生活琐事红过脸、吵过嘴,他们用自己的真诚、善良和孝心换来了家庭的美满、幸福。他们一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最美家庭的深刻内涵。?
推荐单位:乔家湾乡党委
杨秀婷、杨斌斌家庭
杨秀婷,今年24岁,家里现有三口人。父母均是农民出身且身体不好,姐弟几个也都没上过多少学,很早就辍学打工,父亲患有肺结核,没有劳动能力,家里家外就全靠母亲一个人来操劳,在家要照顾患病的父亲,还要负担姐弟五个上学的费用,所有的重担都落在母亲一个人身上。生活虽然贫苦,但一家人也其乐融融。年,母亲查出患了直肠癌,无奈之下,她的两个姐姐辍学,一个在家照顾,医院照顾母亲,手术费用全靠亲戚朋友凑的,好不容易凑够手术费用,而且手术很成功,经过几年的调养,母亲的身体渐渐好转起来。但天有不测风云,年母亲又患上了高血压而导致晕倒,由于高血压致脑出血而留下了后遗症,右半边身体半身不遂,生活不能自理,连说话都有很大的难度,她和弟弟也先后辍学,照顾父母的照顾父母,打工的打工,再加上村委会的照顾,生活也还勉强过得去。年正月父亲因为胃疼全身发黄住院了,医院说是旧性肺结核复发,需要住院进一步检查,由于母亲的连续住院,本来家里经济条件就不是很好,没有经济能力给父亲进行治疗。经过一番检查,医生确诊为胰腺癌,父亲的病情对于这个家庭来说就是天大的冲击,感觉天都快塌了。就这样,姐妹几个又开始到处借钱、筹钱,坚持了几个月,父亲的身体还是没能康复,在年冬天去世了。
杨秀婷说,孝顺就是让父母顺心,开心生活每一天。所以,杨秀婷总是想方设法的让父母开心,她说虽然我们的家庭不能为社会做贡献,但是我们也不会成为社会的累赘,我会尽我 的努力能做多少是多少,绝不会成为拖累别人的人!
推荐单位:太林乡党委
曹连昌、冯银秀家庭
?????????????提到曹连昌一家人,认识他的人都为他的人生际遇扼腕叹息,熟悉他的人都对他的责任和担当赞叹不已,了解他的人都对他面对贫困的乐观感恩肃然起敬。
曹连昌,蒲县红道乡古坡村一个地地道道的普通农民。在曹连昌64岁的坎坷生命旅途中,幸运之神似乎早已将他淡忘。他年出生于蒲县红道乡古坡村一个贫寒之家,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家里缺少壮劳力,饱受饥饿的煎熬,以至于现在虽已年过花甲,对幼时的贫困和饥饿依旧记忆犹新。
曹连昌老实憨厚,踏实肯干,却因当时的社会大环境,并没有让生活好起来。由于父亲是国民党党员,有好事从来轮不上他,他当过6年民办教师,还要被公社队长呼来喝去的干农活赚工分,辞职去做煤矿工人,把自己的青春年华沉入深井,仅仅得到温饱的回报。家庭出身不好,连婚姻都成了大难题,同村人竟没有一个想让女儿下嫁给他。直到他36岁那年,他的高中同学丈夫去世,带着三个儿女改嫁给他,才拥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家。他是很满足的,顿感生命充盈着阳光,生活充满了干劲,但命运只给了他10年的美好回忆。
年,曹连昌年仅44岁的妻子突患脑血栓,丧失了言语表达能力,生活不能自理,面对病妻和年幼的三个子女,他并没有退缩,振奋起精神过上了既当爹又当娘的日子。“我相信困难只是暂时的,日子总会越过越好!”十七个年头,对待子女,他视同己出,对待病妻,他无微不至。从缝缝补补到洗洗涮涮,从翻身擦背到喂药喂饭,大大小小、里里外外都是他一人承担。由于缺乏经济来源,三个子女都靠自己打拼成家立业,他因无力完成一个父亲的责任,总觉的愧对儿女,这成了他心中的遗憾。
“从娶她进门那一刻,就意味着要对她负责!”在问道他是否后悔时,曹连昌目光坚毅的对我们说。坦率地说,十七年如一日的悉心照料是非常不容易的。“久病床前无孝子”,而他却做到了多个日日夜夜的不离不弃。世人都知晓病人的痛,却极少有人能明白他自己的苦。面对不能正常言语交流的妻子,不分白天黑夜,无论吃喝拉撒,不管大事小情都是他一人经手,从不假手他人。十七年,从四十多岁到如今耳背眼花、腿脚不便。正如曹连昌自己所说,不可能没有心累、疲惫与埋怨的时候,但 没有的就是后悔。
他正是这样,用责任和坚强撑起了一个完整的家庭。
推荐单位:红道乡党委
王福荣家庭
王福荣,现年56岁,红道乡上太夫村人,十五年前丈夫不幸离世,留下了三个年幼无知的孩子,面对突如其来的家庭变故,她凭着坚强的毅力,为孩子们撑起了一片天,三个孩子都顺利完成了学业,她以个人良好的品行,影响教育孩子们讲道德有志气,现在三个孩子们也都通情达理,公道正派,孝敬母亲,随着家庭条件的转好,孩子们还为她交了个体企业养老保险金,她们一家勤奋努力,硬是把苦日子过成了现在的好日子。
时至今日,亲朋好友、左邻右舍都夸赞王福荣的幸福生活,大儿子现在担任黎掌村 书记,被授予全省模范 书记、全市道德模范、全县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大儿媳由一名村官转岗至蒲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育有一儿一女。二儿子在太原企业任职,娶了在市政局上班的妻子,一个女儿也已经3岁,还在太原买了房子安了家,女儿也外嫁太原,在太原成家立业,王福荣今年开始还领取了企业退休金,现在的她用全部精力照看孙子孙女,一家其乐融融,用她的话说,我的幸福生活才刚刚开始,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推荐单位:红道乡党委
王巧香、吕兆喜家庭
王巧香的母亲杨氏,今年岁,瘫痪多年,整日卧床,大小便失禁,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多年来王巧香悉心照料老人,每天给老人喂饭、喂药、擦屎、接尿。稍有空闲就用轮椅推着老人户外散散,晒晒太阳,年复一年。去年秋天老人又患肠梗阻,大便不通,干结阻塞。每次大便都得挤入开塞露,按摩腹部后,再用手指一点一点往出掏才行。每次喂饭后也需要长时间按摩腹部才能消化,每天给老人换洗尿布得十几次之多,但她任劳任怨,从无怨言。小叔子吕照平,患精神分裂症已十五年之久。十五年来,王巧香视其为亲兄弟,悉心照料,多次带其到临汾、太原等地治疗。由于照平敌视家人、敌视服药,王巧香总是好言相劝,温和以待,每日三餐都是提前把饭盛好,把药放入饭中,诱其服用,看着他吃下才放心。特别是吕照平精神病发作期间,目不识人,胡打胡闹,肆意毁坏财物,王巧香更是温馨安抚,及时治疗。王巧香身体情况也很不好,其患脑梗、冠心病、膝关节积水多年,头晕、腰疼、腿疼行动十分不便,每天三餐服药就有五种之多。今医院再次复诊,左膝关节积液增多,腿骨严重变形,医嘱需手术治疗,考虑再三,家里老人无人照料,无奈把自己治病的事情又拖了下来。王巧香就是这样照料着母亲、小叔子,前些年公公、婆婆、父亲、哥哥也都是她养老送终,她始终无怨无悔。
推荐单位:山中乡党委
王反兰、闫建平家庭
王反兰,古县乡曹村妇联主席,她有一个普通的五口之家,虽然没有非凡的事迹,但他们全家遵纪守法,乐于助人,在村里受到大家的好评。
在王反兰踏进婆家的大门时,照顾身患脑瘤的公爹,就落在她肩上,每天按时给老人把饭端到面前,悉心照顾他的一切,就这样几十年如一日,直到老人离世。刚送走老人,孩子的姑姑突发脑溢血,她每天陪伴左右,大姑子的离世,留下三个未成年的孩子,看着这些无娘的孩子,她心疼不已,从此这几个孩子成了她家的常客,她待他们如自己的孩子,尽心尽力,努力做到 。
王反兰婚后育有二女一子,由于家庭困难,老公不得不出去打工,她既当媳妇,又做母亲,家里还有几十亩地,全靠她一个人打拼,由于操劳过度,而忽视了自己的身体,年10月做了乳腺手术,年又再一次复发,年经过大夫复查她又遭到乳腺纤维瘤、冠心病、腰间盘突出、肌肉萎缩袭击,虽然她疾病缠身,但她仍尽心尽力的做好属于自己职责范围内的所有事情,村里谁家有事,她 个到,村委有事她积极参与,不但与村民搞好关系,也和村委搞好配合,她相信只要大家一起努力,全村一定会早日脱贫,奔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推荐单位:古县乡党委
赵翠梅、成明明家庭
赵翠梅、成明明家庭,古县乡仁义村人。他们的家庭是一个平凡的家庭,也是一个幸福的五口之家,家中有两个女儿,一个儿子,公公婆婆跟她们一起生活,儿子在上大学,她们家和大多数家庭一样,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事迹,但她们全家人遵纪守法,互敬互爱,积极进取,乐于助人,家庭和睦温馨,深受邻里和社会的好评。
赵翠梅和丈夫在一起生活的十几年里相互照顾、相互信任,在家里经常交流工作体会,相互取长补短,遇到困惑互相开导,相互帮助,对待婆婆她跟对待她的父母一样孝顺,家务活她总是抢着干,婆婆总说不让她太累了,但也默默的帮她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在一起生活的日子里她们婆媳没有吵过架,伴过嘴。对于孩子们的成长教育中,她们夫妻两人都是以说服教育为主,孩子和她像无话不谈的朋友,每周回家都和她讲学校有趣的事情,虽然都是平凡的小事,但它就像催化剂使她们的感情日益融洽。
推荐单位:古县乡党委
李秀琴、母蒲生家庭
李秀琴和母蒲生双方的父亲都是离休转业干部,都参加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李秀琴是个孝敬的儿媳,也是孝顺的女儿,母蒲生是个尊老孝老的好儿子,其父亲过世后,母亲由弟兄姐妹共同赡养,生活幸福。秀琴的父亲李德记一直在她家居住,她和丈夫数十年如一日的照顾老人生活起居,老人的小女儿说姐夫是个性格好、和谐包容的好女婿。老人已有88岁高龄,在他眼里女儿秀琴对他好,女婿蒲生宽厚、实在,和亲儿子一样照顾他。李德记小脑萎缩,已经不太能记清楚眼前的人和事,但唯独不忘自己从军打仗的事,他们对儿女经常讲“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战争年代的故事,让革命精神永流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推荐单位:社区管委会党委
杜跃俊、王瑞家庭
杜跃俊同志是蒲县公安局法制大队大队长,他的妻子王瑞是蒲县人民检察院的一名检察官。夫妻二人身为政法干部,都热爱学习,积极进取,努力提高自身修养,待人热情有礼。热爱党,热爱祖国,积极维护社会公德,诚实守信,严格遵纪守法,依法行使和履行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工作中他们无论是份内还是份外的事情都尽职尽责的干好,尽心尽力的完成,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的一致认可。
生活中夫妻二人相互取长补短,遇到困惑相互开导,相互帮助。邻居们有些法律事情需要咨询的,他们都会耐心的讲解各项法律法规。只要提到他们一家,邻居无不交口称赞。
夫妻俩通过多年努力创建了一个文明守法,乐于助人,互敬互爱,诚实互信,善育重教,健康快乐的幸福家庭。
推荐单位:政法系统党委
双琴琴、李波家庭
????????双琴琴、李波家庭是个温馨幸福的三口之家,在生活中夫妻二人互相照顾,互相信任。遇到困难互相开导,共同的生活经历使他们的心贴的更近,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双琴琴生孩子的时候,由于失血过多,突然晕倒,爱人在床边守了整整一夜,迷迷糊糊中听见爱人一直在叫她的名字,生怕她有个三长两短。孩子出生后由于身体虚弱长期卧床,竟然发生了严重的便秘,爱人先后买了好几瓶开塞露,始终不见效,她撕心裂肺的哭喊,爱人心急如焚, 爱人竟然亲手帮她通便,真是难为爱人了,双琴琴常想,世上有几个男人能做到,这件很小的事,让她永远感谢爱人,铭记爱人对她的好。夫妻之间不就是在琐碎的生活中见真情吗!
自结婚起,夫妻二人对双方老人都十分尊敬和孝顺。不仅在生活上予以照顾,家中大小事也征询他们意见,双琴琴平时不在家的时候,婆婆也经常帮忙做家务、带孩子。在双琴琴生病住院时,身体不大好的婆婆大老远从老家赶来,没日没夜的照顾她,等她出院时婆婆却累倒了。婆婆经常对双琴琴说:“孩子,你早早的就没妈了,我就是你的亲妈,以后有什么心事就跟妈说,有妈在什么事都不是事。”这一刻,双琴琴明白老人已把她当女儿看待了。
双琴琴相信一家人相亲相爱,和和睦睦,再大的困难和风雨都不算什么。????
推荐单位:党群系统党委
冀效花家庭
年10月份,冀效花的丈夫被查出肿瘤,她不敢告诉其他人,也不知告诉谁,一个人躲在角落里哭了一夜。可她只能坚强,她不能让双方父母知道、儿女知道,这代人面对的痛苦,不能让上辈人和下代人去面对承受这一切,这样不公平,心里暗自发誓一定要治好丈夫的病,哪怕倾家荡产……从那一刻开始,她医院和家里,每天用阳光、积极的心态去面对丈夫、父母、孩子,遇到难事及时和双方兄妹沟通,尤其双方兄弟更是拧成一根绳,该出钱的出钱,尽管双方父母有所察觉,但总是能被她善意的谎言蒙过去。从医院回到家,妈妈、婆婆、公公更是帮她做好多家务,照顾丈夫,小姑子、小叔子每晚过来家里逗丈夫开心,哥哥、嫂子、弟弟、弟媳更是有事没事凑空过来一家人一起吃饭,有说有笑、还不停嘱咐她好好吃饭。遇到这事,更是能显示出亲情的可贵,手足之情大于天,这就是一个普通家庭的普通事迹。
推荐单位:发改经信系统党委
任雪萍、朱伟家庭
任雪萍,女,45岁,蒲县广电中心职工。23年前,任雪萍走进现在的家,从此,她以一位中国传统女性的良好品质为家遮风避雨,用平凡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诠释了家与爱的真谛。为人媳,她善待公婆。任雪萍常爱说:我公婆都是好人,尤其是婆婆,脾气特别好。任雪萍的公公是一位退休老干部,68岁那年因脑溢血瘫痪在床,半身不遂,一日三餐需人喂食,屎尿需人伺候。公公瘫痪10年间,婆婆因年老且有腿疼的毛病,家里的大大小小事都落在任雪萍一个人的身上。每次吃饭,她总是把好吃的菜往公婆碗里夹,公公十年来虽躺在床上,但心情和气色都非常好。为人妻,她体贴丈夫,丈夫兄弟俩,丈夫为弟。自嫁与丈夫那日起,因嫂子常年在外工作,家里就只有哥哥一人,任雪萍主动帮哥哥洗衣。因为她的宽厚仁爱,丈夫从来不必为家里的事操心劳神。
推荐单位:文化系统党委
贾晓勇、丁新花家庭
丁新花一贯坚持党的各项原则,严格遵纪守法,遵守计划生育,忠诚社会主义事业,参加工作二十年来,不论在哪个工作岗位,都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努力工作,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在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地耕耘了二十年,工作扎实认真,勤勤恳恳。
家庭和睦“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丁新花和爱人和眭相处,互相尊重体贴。丁新花深刻地认识到,父母亲对子女负有抚养和教育的责任,丁新花把对女儿的爱的感情同培养她的人生观、道德观及其科学文化知识教育结合起来。
推荐单位:财经系统党委
张凯瑞、樊辉家庭
在蒲县这个山区小城,有这样一个家庭,张凯瑞、樊辉家庭孝老爱亲的温馨事迹传染这身边的每一个人,诠释了最质朴的 亲情,传递着最感人的 大爱。他们尊老,结婚5年,从未跟父母发生过口角,一直秉承老人心情愉悦,家庭成员才能和谐相处的治家理念;他们爱幼,因为他们懂得现代社会,孩子不缺物质层面的给予,缺失的是父母亲的陪伴,所以生活中,无论工作再忙,他们每天都抽出时间陪孩子,和他共同成长;他们夫妻相互包容,相互体谅,以爱的方式善待彼此的缺陷,用包容的方式宽恕彼此的不足,于平平淡淡中演绎恩爱。
推荐单位:卫计系统党委
任艳艳、张东峰家庭
结婚二十余年,任艳艳一直与公公婆婆住在一个院里,相处融洽,平时给公公婆婆买衣服、鞋、生活用品、水果、小吃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不用公公婆婆开口,任艳艳就已经该买就买回来了,不知不觉中这种习惯也言传心教给了孩子。去年公公因病去逝,生病及病重医院悉心照顾,任艳艳说她没把公公当作是公公,一直就当是亲爸爸,公公婆婆逢人就夸任艳艳待他们好,说亲女儿也不过如此。
推荐单位:政府综合党委
投票开始时间:年2月1日00点00分
投票截止时间:年2月15日23点55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