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号
寒露
太阳黄经达到°
“寒露”节气,之后,气温将更低,空气凝结露水,渐有寒意。古代把露作为天气转凉变冷的表征;仲秋白露节气“露凝而白”,至季秋寒露时已是“露气寒冷,将凝结”为霜了。
寒露白露后,天气转凉,开始出现露水,到了寒露,则露水日多,且气温更低了。所以,有人说,寒是露之气,先白而后寒,是气候将逐渐转冷的意思。而水气则凝成白色露珠。寒露节气一过,应注重足部保暖。秋冬季交替时节,合理安排秋季衣食住行尽量与气候变化相适应对于身体健康十分重要。随着天气转凉逐渐增添衣服。但添衣不要太多、太快,俗话说“春捂秋冻”,秋天适度经受些寒冷有利于提高皮肤和鼻粘膜耐寒力,对安度冬季有益。
一候:鸿雁来宾
二候:雀入大水为蛤
三候:菊有黄华
寒露三候
“一候鸿雁来宾”是说进入寒露的前五天,但见天空中的鸿雁成群结队南迁,它们时而排成一字型,时而排成人字形,成为天空这张大纸上一抹靓丽的工笔淡彩。
“二候雀入大水为蛤”是说五天之后,天气进入深秋,寒气开始逼人,雀鸟们都躲藏起来,而海边出现了很多蛤蜊,贝壳的条纹及颜色与雀鸟相似,所以古人以为蛤蜊是雀鸟变成的。
“三候菊有黄华”说的是寒露将要谢幕时,漫山遍野的菊花彷佛约好似的,一夜之间凌寒怒放,给肃杀凄凉的深秋涂抹上了一丝勃然生机。深秋的代表植物还有枫树,火红的枫叶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彷佛是生命之火的燃烧。
少食辛辣
注意保暖
加强运动
1
“金秋之时,燥气当令”,如果调养不当,人体会出现咽干、鼻燥、皮肤干燥等一系列的秋燥症状。所以寒露时节的饮食调养应以滋阴润肺为宜,少吃辛辣食物。同时注意保暖,加强运动,保持平和心态。
祖国医学在四时养生中强调“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因此,秋季时节必须注意保养体内之阳气。当气候变冷时,正是人体阳气收敛,阴精潜藏于内之时,故应以保养阴精为主,也就时说,秋季养生不能离开“养收”这一原则。
2
秋季凉爽之时,人们的起居时间也应作相应的调整。每到气候变冷,患脑血栓的病人就会增加,分析原因和天气变冷、人们的睡眠时间增多有关,因为人在睡眠时,血流速度减慢,易于形成血栓。“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早卧以顺应阴精的收藏;早起以顺应阳气的舒达,为避免血栓的形成,建议大家顺应节气,分时调养,确保健康。
寒露时节,万物随着寒气的增长,逐渐萧条衰落。在自然界中,阴阳之气也逐渐转变,阳气渐退,阴气渐盛。在养生方面,我们要使体内的生理活动顺应自然界的变化,以确保体内的阴阳平衡。寒露时节起,雨水渐少,天气干燥,昼热夜凉。从中医角度上说,这节气最大的特点是“燥”邪当令,而燥邪最容易伤肺伤胃,养生的重点是养阴防燥、润肺益胃。根据四时养生中强调的“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寒露时节必须注意保养体内的阴气。
1
拒绝秋乏调整好自己的睡眠时间,尽可能保持充足的睡眠。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散步、登山等都是不错的选择,运动时要逐渐增加运动量。拒绝秋乏还可以在饮食上进行配合: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胡萝卜、藕、梨、蜂蜜、芝麻、木耳等;多吃含钾的食物。
2
拒绝秋燥拒绝秋燥还要注意补充水分,每天最好喝7到8杯温开水;饮食上宜滋阴润肺、防燥护阴;此外,还要保持好的心情,笑口常开不但能保养肺气,还可以驱除抑郁、消除疲劳、解除胸闷、恢复体力。
3
拒绝秋膘很多人不贴秋膘营养都过剩,因此,秋季的饮食要注意营养均衡,本来已经热量过剩的人,建议吃一些低热量的食品,如赤小豆、萝卜、薏米、芹菜等,并有计划地增加活动。秋高气爽,正是外出旅游的大好时节,既可以游山玩水,使心情舒畅又能增加活动量。
金秋之时,燥气当令,燥邪之气易侵犯人体而耗伤肺阴,如果调养不当,人体会出现咽干、鼻燥、皮肤干燥等一系列的秋燥症状;所以暮秋时节的饮食应以滋阴润肺为宜,润燥养肺中医有妙招!
莲藕
立秋之后,“健康食材”鲜藕又成了餐桌上的常客。莲藕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一定量的蛋白质、丰富的维生素C和维生素B1以及钙、铁等无机盐,还含有多酚类物质,具有抗氧化的作用。中医认为,生藕性寒,有清热除烦之功,煮熟后由凉变温,有养胃滋阴,健脾益气养血的功效。因此,莲藕在秋季养生食谱中占有重要地位。
川贝炖雪梨
制作原料:雪梨5个,川贝10克,冰糖适量。
制作方法:将雪梨去皮去核后,与川贝同放入碗内,加入适量冰糖,隔水炖一小时左右,即可。
适宜人群:适用于痰热郁肺之咳痰黄稠,久咳者。
川贝炖雪梨是历来为大众所公认的清润滋补佳品,可常食,秋季最宜。川贝味甘、苦,性微寒,
归心、肺经。川贝苦寒,能清热,其质润,入肺经可润肺化痰。雪梨也为清热滋润之品。
花椒炖梨:
大梨一个,挖7个孔,每个孔放花椒一粒,炖至梨熟,可补益肺气,平燥。
放入花椒的目的在于平抑梨的寒性,亦可升阳、助肺气的宣发。
如有咳嗽症状,可在花椒炖梨外,加1克川贝粉同炖,对咳嗽有很好的作用。
羊骨粥
制作原料:粳米loo~克,新鲜羊骨克,盐、生姜、葱等调味品适量。
制作方法:先将新鲜羊骨洗净砍碎,加水煎成羊骨汤,然后加粳米煮成粥,加入适量调味品。
适宜人群:适用于虚劳赢瘦、肾虚腰痛、腰膝酸软、脾胃虚弱、久泻久痢及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者。羊骨可补肾、补血,尤适于年老骨质疏松者。
禁忌:大便干结或湿盛中满者及有实证之人慎食用。
羊骨味甘,性温,归肾经。其主要成分为磷酸钙、碳酸钙、磷脂、骨胶原、氟、铁、钠、钾、弹性硬蛋白等。
百枣莲子银杏粥
配料:百合30克、大枣20枚、莲子20克、银杏15粒、粳米克、冰糖适量。
做法:莲子先煮片刻,再放入百合、大枣、银杏、粳米煮沸后,改用小火至粥稠时加入冰糖稍炖即成。
功效:养阴润肺,健脾和胃。
寒露前后常灸“三太”秋季润燥清咽!
1
太溪穴:是肾经的原穴,能滋阴降火、培阳补肾,无论是肾阳虚还是肾阴虚,都能调治,可谓补肾的一个要穴。
2
太冲穴:是肝经的原穴,能疏肝解郁、调和气血,如果按上去特别疼,说明肝火比较大或月经不调,经常按揉可以祛肝火、调月经、青光眼、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
3
太白穴:是脾经的原穴,能健脾化湿、理气和胃,脸色发黄、乏力犯懒、没有精神、食欲不振等,都属于脾经经气不足。
温馨提示下个节气“霜降”
10.23茵美诗26载·带您进入科技逆龄时代!
长按头部白癜风擦什么药头部白癜风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