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栓是常见的造成脑梗死的疾病。许多人认为脑血栓是老年人才会有的疾病,而事实上,脑血栓已经在向年轻人靠近。
脑血栓症状1、脑血栓通常呈突然起病
常开始于一侧上肢,然后在数小时或一、二天内其神经功能障碍症状进行性累及该侧肢体的其他部分。
2、脑血栓患者多数不伴头痛
呕吐等颅内高压症状,较大动脉闭塞后数日内发生的继发性脑水肿可使症状恶化并导致意识障碍,严重脑水肿还可引起致命性的颅内结构移位的危险。
3、颈内动脉
专家介绍,脑血栓可引起同侧眼失明,其他症状常常与大脑中动脉及其深穿支闭塞后出现的症状体征难于鉴别,对此,人们应该要引起重视。
4、大脑前动脉
可引起尿失禁的严重症状。双侧受累时可引起情感淡漠、意识模糊,偶可出现缄默状态及痉挛性截瘫。
5、大脑中动脉及其深穿支
最易受累,出现对侧偏瘫程度严重、偏侧麻木感觉丧失、同向偏盲,主半球通常为左侧受累时可表现失语,非优势半球受累时则发生失语症。
6、大脑后动脉
脑血栓患者可有同侧偏盲、对侧偏身感觉丧失、自发的丘脑性疼痛、或突然发生不自主的偏身抽搐症;非优势半球受累时可见失读症。
7、椎-基底动脉
脑血栓患者眼球运动麻痹、瞳孔异常、四肢瘫痪、进食吞咽困难、意识障碍甚至死亡。
脑血栓治疗1、溶栓疗法
脑血栓的超早期,动脉内的血栓尚为新鲜血栓。如能将血栓溶解,血流再灌注,将是改善脑循环,保护脑细胞,促进功能恢复的根本措施。若无溶栓治疗的禁忌证,越早应用效果越好。
2、抗凝疗法
虽然多数研究证明肝素抗凝治疗对进展型缺血效果并不乐观,但目前对进行性梗塞是紧急抗凝治疗的适应证已为多数学者所接受。如确定引起进展的原因为梗塞扩大、侧支循环差和高凝状态时,肝素治疗仍为首选。治疗方法多采用静脉滴注或皮下注射肝素,发病48小时内开始治疗,疗程7日。在治疗期间,应使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维持在对照值的2~3倍。
3、扩容稀释疗法
扩充血容量应在患者无明显脑水肿或无严重心功能不全时方可进行。常用低分子右旋醣酐毫升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用10~14次。血液稀释疗法可分为高容性、等容性和低容性三种,以等容量法更接近生理状态,在操作时须注意防止血容量低于正常和由此引起的血压下降。
4、治疗脑水肿
对较大面积的脑梗塞应同时应用脱水剂治疗,如20%甘露醇毫升快速静脉滴注,每日2~4次,视病情而定。但有心律失常或心功能不全时禁用。此外,可应用10%甘油毫升静脉滴注,每日1次。该药发挥作用较慢,但持续时间较长,且无反跳作用。抗脑水肿治疗的时间一般是3~4日。
5、适当提高血压和改善心输出量:对保持脑部血液供应很重要。研究结果显示,治疗脑血栓时使用胶体溶液以维持稍高的收缩压是合理的治疗。
6、钙通道阻滞剂
脑缺血时,神经细胞膜发生去极化,钙离子迅速进入细胞内,贮钙细胞器线粒体和内质网的钙通道也开放使钙离子释放入细胞质中,使细胞内钙离子增加称钙超载。脑血管平滑肌内钙增加可造成脑血管痉挛,使脑血流发生障碍,加重脑缺血。故可选用能够阻止钙离子由细胞外流入细胞内的药物即钙通道阻滞剂进行治疗,常用的药物是尼莫地平、西比灵和脑益嗪等。
7、自由基清除剂
急性脑缺血后所出现的再灌流,是产生自由基并造成脑损伤的基础之一。由于超氧化物岐化酶等自由基清除剂减少,使自由基清除率降低,也是自由基增多的因素。临床常用的自由基清除剂有维生素E、维生素C、地塞米松等。
8、脑代谢赋活剂
有研究显示,急性脑血栓患者健侧大脑半球的血流量在一年内仍维持在低水平。提示脑代谢赋活剂更适用于慢性期病例。常用的脑代谢赋活剂有胞二磷胆碱、三磷酸腺苷、辅酶A、脑复新、爱维治、脑活素和己酮可可碱等。后者尚有改善红细胞能力、促进红细胞氧离解、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9、脑血管扩张剂
长期以来,对脑血管扩张剂的作用机制、使用时机及哪些是真正有效的药物争论颇多,迄今仍未取得一致意见。目前认为,以下情况可选用脑血管扩张剂:梗塞范围小,腔隙性梗塞,无明显颅内压增高现象,意识清醒者,发病3周以上脑水肿完全消失的恢复期患者。常用的药物有罂粟碱、培他啶、烟酸、血管舒缓素、抗栓丸等。
10、处理神经性内脏综合征
重症脑血栓易并发许多症状,如心电图改变、呼吸节律异常、上消化道出血及顽固性呃逆等,均不同程度地影响脑血栓的恢复和预后,应予以处理。
11、中医中药
祖国医学虽然没有脑血栓的具体病名,但在中风病的防治中却积累了丰富的治疗脑血栓的经验。某些中药及中药制剂经临床观察与实验研究证实,对脑血栓有不同程度的治疗作用,值得进一步挖掘、整理和提高。
12、针灸治疗
可以疏通经络,调节气血,促进疾病康复。某些研究认为,针灸可以降低血粘度,抑制血小板聚集和粘附,抑制红细胞聚集及降低血球压积,达到增加脑血流量、改善脑细胞供氧、促进脑细胞功能恢复的作用。最常用的为体针,可根据瘫痪肢体选取穴位,结合手法施术治疗。
13、手术治疗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对进展型卒中不是常用的治疗方法,对轻度、中度神经功能障碍的进展型卒中病人可选择性地采用,对严重神经功能障碍或存在意识障碍者不宜采用。
脑血栓预防1.调整饮食
抽烟酗酒以及身体肥胖的人患脑血栓的风险更大,尤其是身体肥胖者,患病的概率比正常人要高出40%。抽烟酗酒肥胖都容易引起高血压、血管硬化等疾病的发生,调整饮食习惯、戒酒戒烟、调整热量的摄入量,多吃大蒜、芦笋、香菇等降脂保健的食物,多喝水补充身体水分,控制好血压、血脂和血粘度,降低血管中栓子的形成。
2.适量运动与规律作息
在饮食均衡的情况下,可以搭配适量的运动以有效地降低血管中脂肪的含量;加上生活作息规律、睡眠充足和稳定的情绪,让健康的身体来降低患脑血栓的风险。
3.积极治疗其他疾病
动脉硬化、高血压、心律失常、脑中风、牙周疾病等均有导致脑血栓的可能性,积极治疗相关疾病,尽最大的可能减少患脑血栓的风险。
END 治疗效果好的白癜风医院北京中科白瘕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