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顾名思义,就是脂肪在肝脏内聚集过多,俗称“将军肚”,“啤酒肚”等等,大腹便便者可以说一无幸免,统统都是。随着社会发展,生活富裕,中国城镇“大大小小”的脂肪肝患者的比例已接近美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成为一“时髦病”、“现代病”,已引起卫生部门的高度重视。
脂肪肝分3类,一类是单纯性脂肪肝,就是B超检查确诊,而肝功能正常的;
第二类是脂肪肝炎,就是肝功能谷丙转氨酶(GPT,ALT),AKP,r-GT,尿酸增高了;
第三类是酒精性脂肪肝,是长期大量饮酒引起的。
这3类中,第一类只要做到“七分饱”,“七分素”,不喝饮料,不喝酒,少吃甜的水果就可以恢复健康;
第二类病人除做到以上几项以外,还需要治疗,中西医都可以;
第三类病人如肝功能正常,立即戒酒就可以了,如肝功能不正常,需立即治疗,因此类患者最容易引起肝硬化,而且酒精性肝硬化还很难治愈呢!晚期死亡率极高。
特别强调一下,酒精性肝硬化腹水明显者,据我的经验“死,不治”(除了肝移植)。
肝硬化硬到什么程度?正常的肝,摸上去像嘴唇一样,脂肪肝摸上去像鼻子一样硬,肝硬化摸上去跟额头一样硬。
什么是肝硬化肝硬化是临床常见的慢性进行性肝病,由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用形成的弥漫性肝损害。在我国大多数为肝炎后肝硬化,少部分为酒精性肝硬化和血吸虫性肝硬化。病理组织学上有广泛的肝细胞坏死、残存肝细胞结节性再生、结缔组织增生与纤维隔形成,导致肝小叶结构破坏和假小叶形成,肝脏逐渐变形、变硬而发展为肝硬化。早期由于肝脏代偿功能较强可无明显症状,后期则以肝功能损害和门脉高压为主要表现,并有多系统受累,晚期常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继发感染、脾功能亢进、腹水、癌变等并发症。
肝硬化有哪些症状1.代偿期(一般属Child-PughA级)
可有肝炎临床表现,亦可隐匿起病。可有轻度乏力、腹胀、肝脾轻度大、轻度黄疸,肝掌、蜘蛛痣。
2.失代偿期(一般属Child-PughB、C级)
有肝功损害及门脉高压症候群。
(1)全身症状 乏力、消瘦、面色晦暗,尿少、下肢水肿。
(2)消化道症状 食欲减退、腹胀、胃肠功能紊乱甚至吸收不良综合征,肝源性糖尿病,可出现多尿、多食等症状。
(3)出血倾向及贫血 齿龈出血、鼻衄、紫癜、贫血。
(4)内分泌障碍 蜘蛛痣、肝掌、皮肤色素沉着、女性月经失调、男性乳房发育、腮腺肿大。
(5)低蛋白血症 双下肢水肿、尿少、腹腔积液、肝源性胸腔积液。
(6)门脉高压 脾大、脾功能亢进、门脉侧支循环建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腹壁静脉曲张。
脂肪肝后面跟着哪些病前两类脂肪肝也不能大意,要并发“三高症”,即高血压,高血脂(引起冠心病,脑血栓,中风),高血糖(就是糖尿病),都是危险,要命的病啊!殷切地希望“老老少少”的同胞们管住自己的嘴巴!按理说,胖胖墩墩,挺个大肚子,看上去不要“太健康”哦!可是一搭脉,大部分弦细,就是肝旺精亏,一看舌头,80%左右舌边嫩红,有齿印。中医说就是气阴不足。这个病是个典型的“外有余而内不足”。
这里病人要问了:补药能不能吃呢?我说要吃也只有野生灵芝有用,因为参,芪,虫草上火,白木耳,燕窝,胶体蛋白营养太好,西洋参,枫斗石斛没有治疗作用。要吃只有野生灵芝有用,因为一是灵芝具有灵芝酸,能阻断内源性脂质的合成,加快胆固醇和甘油三脂的代谢,有利于脂质排出体外。二是含有灵芝纤维素,可预防动脉硬化,糖尿病,高血压,脑血栓。三是野生灵芝具有大量氨基酸多肽类,使人体缺少而其他补药中不多见的“营养品”。说白了营养了人体,又能使脂肪下降,还预防了“三高症”的危险,这不是“惟一”的脂肪肝患者的补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