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新版内科护理常规83

(一)概念

脑梗死又称为缺血性脑卒中,是指各种原因所致的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继而出现相应神经功能缺损。依据脑梗死的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分为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腔隙性脑梗死。临床表现为肢体乏力、偏瘫、偏盲、偏身感觉障碍、失语、吞咽因难、意识障碍、情感异常等。

(二)护理措施

1.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意识、瞳孔变化,防止脑梗死发生,如有变化及时通知医师。

2.急性期绝对卧床休息,头位不宜过高,以利于脑部血液供应。卧床患者协助翻身,做好皮肤护理。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避免着凉。

3.保持呼吸道通畅,意识障碍者头偏向一侧,取下义齿,清除呕吐物和分泌物。必要时给予氧气吸入、辅助通气护理。

4.给予低盐低脂饮食,多食含粗纤维食物,以保证大便通畅。有吞咽困难、呛咳的患者给予糊状流质或半流质饮食,要小口慢食,必要时鼻饲。

5.长期卧床患者,要抬高、活动下肢,以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必要时遵医嘱使用弹力袜。瘫痪者保持肢体功能位,早期开展康复锻炼。

6.保持大便通畅,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定时排便。每日做腹部按摩促进肠蠕动,排便困难时可使用开塞露等缓泻药物。

7.加强基础护理,保持床单清洁、干燥。定时翻身、拍背、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保持皮肤完好。

8.加强安全护理.做好跌倒、坠床、压疮等患者安全的评估与健康教育,使用床栏保护。烦躁者给予保护性约束,保证患者安全。

9.心理护理嘱患者积极调整心态、稳定情绪,消除紧张、恐惧的心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10.严格遵医嘱正确服药,不能随意更改、终止或自行购药服用。抗凝治疗时密切观察有无出血倾向,观察皮肤黏膜有无出血点、痕斑及牙龈出血。静脉应用血管扩张药,滴速稍慢,观察血压变化。

11.健康指导

(1)保持心情愉快,情绪稳定,避免精神紧张。

(2)生活起居规律,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坚持适当的体育锻炼和运动,注意劳逸结合。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保持大便通畅。指导家属协助患者进行瘫痪肢体的功能锻炼。

(3)合理饮食,宜进低盐、低脂、充足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饮食,限制动物油脂的摄入,注意粗细搭配,肉菜搭配,戒烟酒。

(4)按医嘱正确服药,积极治疗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高脂血症和肥胖症。服药期间注意有无肝肾功能的异常。

(5)出现肢体麻木、无力、头晕、头痛、视物模糊、语言表达困难等症状时应引起重视,及时就医。

12.静脉溶栓术的护理

(1)术前护理:①消除恐惧,稳定情绪,使患者做好溶栓前的准备,配合治疗;

②备好物品及药品;③建立两条静脉通道,防止药物外渗。

(2)术中护理:①准确、熟练遵医嘱用药;②每15分钟测量血压一次,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师;③密切观察意识、精神及生命体征变化,做好抢救准备;④病情变化及时通知医师;⑤详细记录给药时间及剂量。

(3)术后护理:①准备床单位、监护仪、氧气装置。②密切观察意识、生命体征变化,尤其是血压。注意患者肌力、语言的变化,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师。

③认真听取患者主诉,观察尿液颜色,有无颅内出血、消化道出血、牙龈出血、皮肤黏膜出血等情况,做好护理记录。

13.动脉溶栓后的护理

(l)准备床单位、监护仪、氧气装置。

(2)密切观察意识、生命体征变化,尤其是血压。注意患者肌力、语言的变化,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师。

(3)患者卧床24小时,患肢制动8小时,密切观察伤口情况、双侧足背动脉搏动及皮肤温度。

(4)认真听取患者主诉,观察皮肤黏膜等有无出血情况,做好护理记录。

03

1.潜在并发症:出血与溶栓治疗有关。

2.生活自理能力缺陷与肢体偏瘫有关。

3.躯体移动障碍与脑缺血、缺氧导致运动功能受损有关。

4.语言沟通障碍与脑缺血导致语言功能障碍有关。

5.有误吸的危险与吞咽因难有关。

6.有受伤的危险与肢体偏瘫有关。

7.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偏瘫、感觉障碍有关。

8.有感染的危险与长期卧床有关。

9.便秘与长期卧床,肠蠕动减少有关。

(作者:医院护理部)

未完待续内科护理

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oxueshuana.com/nxqzz/136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