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是导致长期残疾的首要疾病。在我国现有的万~万中风患者中,约有3/4的人不同程度地丧失了劳动能力或生活自理能力。然而,通过康复训练,大多数中风患者的残疾可以避免或减轻,甚至能恢复生活自理能力和工作能力。
中风患者缺乏康复指导是致残的重要原因。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在中风一年后的患者中,从未采取过任何康复措施的高达42.4%。
中风患者预防残疾的关键是及时治疗和早期康复训练。当中风发生时,应立医院就诊,护送时让患者平卧,尽量少搬动患者。到医院后,争取尽早确诊病因,对症治疗,减轻患者脑组织的损伤程度。脑血栓患者如果在6小时之内溶栓成功,可以不留后遗症。有人认为,医院,吃上药、输上液就万事大吉了。其实这是一种错误认识。因为中风患者常有肢体瘫痪,语言、认知等障碍,如果不及时进行康复训练,极易留下终身残疾。因此,中风患者仅有药物治疗是远远不够的,还要通过早期和持续的康复训练,尽可能使肢体功能恢复正常。
现代康复理论认为,急性期中风患者的临床药物治疗和康复治疗应同步进行,不能将两者截然分开。一项研究结果表明,例在急性期就开展康复训练的中风患者,95%的患者患病6个月后能恢复相关功能,80%的患者在发病6周内恢复生活自理能力。
有资料显示,中风患者如果在1个月内开始康复训练,其功能达到生活自理者平均水平只需86天,而一个月后才开始康复训练,则需要天以上,有时效果还不能令人满意。
相关研究也表明,中风患者康复训练开展得越早,功能恢复得越好,足下垂、肩关节半脱位等合并症也越少。在进行康复训练的时候切忌盲目,要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不要长期卧床静养,导致肌肉和神经的继发改变,如肌肉萎缩、关节挛缩等,这在康复医学上称为“废用综合征”;
第二,提倡早期康复训练,并在康复专业人员指导下科学训练,否则将引起“误用综合征”。如中风患者脑损伤后,常常会出现上肢屈肌张力高,甚至处于痉挛状态(如手指、手臂向内屈曲,不能伸直),但有些患者由于不懂康复知识,在本应锻炼手和臂的伸展功能时,却使用一种练握力用的“橡胶圈”拼命练手的握力,或用各种方法练习拉力,结果是强化了屈肌,越练手指和肘关节越伸不直,长时间锻炼会加重手和臂的病态姿势和功能障碍,纠正起来更费劲。
当然,中风偏瘫患者不是不需要肌力训练,问题是要科学地训练。中风患者训练的一般顺序是:从仰卧到侧卧,由侧卧到坐起和坐位平衡,再由坐到站起和站位平衡,最后练习行走。在此期间,也需要进行上肢和口、面部功能训练。康复训练一定要循序渐进,贵在坚持,不要急于求成。无论病情多严重,只要有毅力,坚持科学训练,争取早期康复都是有希望的。
(文字来源:学习强国)
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