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天气大幅度回升,仿佛闻到了春天的气息,很多小伙伴已经把厚厚的外套脱掉了,但是在这里小编想提醒大家一下,接下来的几天温度会大幅度的降低,气温忽高忽低,旋即又降到了冬天的温度——倒春寒来了!什么是“倒春寒”?
倒春寒,一般指初春时节气温回升较快,而在春季后期3月末、4月初出现气温偏低的天气现象。阴雨天气或频繁的冷空气侵袭,这种天气现象被称作“倒春寒”。那么这样忽冷忽热的天气最容易患上以下几种疾病,尤其是脑梗、脑出血、脑血栓等。
脑出血、脑梗、脑血栓频发
专每年春季“倒春寒”时节,急性脑出血、脑血栓、脑梗塞、等心脑血管病意外的发生率都会迎来一个高峰。特别是中老年人的热平衡能力较差,其循环系统很容易受到倒春寒的刺激。
感冒、肺炎也高于平时
除了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也会随“倒春寒”出现。由于气温忽高忽低,呼吸道黏膜的防御功能会受到直接影响,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可乘虚而入,造成流感、腮腺炎、肺炎等传染病流行。
关节炎更容易“就犯”
热门体的膝关节对冷空气刺激较为敏感,遭受冷空气袭击以后,关节局部容易出现麻木、酸痛等症状,久而久之,容易发生风湿性关节炎。因此,在倒春寒时期,关节炎疾病也最容易“就犯”。倒春寒,记牢5招!
倒春寒吃“味儿冲的”
“倒春寒”天气可以多吃点味儿冲的食物,可起到预防疾病的作用。在饮食上可增加吃大蒜、洋葱、芹菜等味儿冲食物的次数,对预防伤寒感冒、春季多发的呼吸道感染、心脏病发作和中风大有益处。
大蒜:含有挥发性辣素,可消除积存在血管中的脂质。
洋葱:有舒张血管及降低血压的功能,洋葱中含有的二烯丙基二硫物及少量硫氨基酸,有促使血凝块溶解的作用。
芹菜:含有挥发油、甘露醇等,具有降压、镇静、健胃、利尿等作用。
倒春寒用米酒泡泡脚
倒春寒往往比冬天更易伤身体,尤其是气血较弱的人,倒春寒时更易手脚发凉、腹痛腹泻。这时建议大家睡前泡脚时加点米酒。具体方法是,在木桶或脚盆里放适量热水和米酒,水和米酒的比例是1∶1的比例,再加几片生姜。用米酒泡脚,会比单纯用热水泡脚更加有利于活血暖身,改善身体怕冷的症状,同时还会有帮助睡眠的作用。
天气回暖后得再捂
春捂的时候,要注意护好两头(头颈和双脚),帽子不要摘得过早,衣裤鞋袜也不能马上换成太单薄的。因为人体下半身血液循环比上半身差,本来就很容易受风寒侵袭,如果下面穿少了,寒气和湿气就会悄悄地趁虚而入。
倒春寒防风湿喝莲子汤
倒春寒天气比较容易引发风湿病。这段时间预防风湿病,可以喝碗莲子汤,不但甘甜可口,还有防风湿的功效。而且莲子还含有较多钾元素,对调节心脏节律也有好处。
医院友情提示: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一定要注意平时的作息和饮食习惯,这样才能将疾病的危害减小到最小。
如果您有以下疾病方面的问题:脑梗塞、脑出血、脑血栓、脑外伤、脑神经损伤、偏瘫、脑干疾病、颅脑损伤、截瘫、言语障碍等心脑血管疾病
即可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在线咨询
长按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