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卒中的识别和急救小贴士

什么是脑卒中

脑卒中西医又称为脑血管意外,中医称为脑中风。它是以猝然昏倒,伴口眼歪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或无昏倒而突然出现半身不遂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疾病。

脑中风包括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梗死、脑血栓形成、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这类疾病起病急骤,来势凶猛,病情变化迅速。

当供给人体脑部的血流发生障碍的时候卒中就发生了,结果脑细胞无法获得维持正常活动的氧供和营养。一部分脑细胞将会受损伤或者死亡。每个发生卒中的患者表现轻重不一,部分卒中的病因可能不明确,其症状取决于受卒中影响的脑部区域和受损的严重程度。

脑卒中是由生活方式、环境、遗传等多种因素共同导致的疾病,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大量临床研究和实践证明,脑卒中可防可治。早期积极控制脑卒中危险因素及规范化开展脑卒中诊疗,可有效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复发率、致残率及死亡率,改善脑卒中的预后。

二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及防控

脑卒中可防可治。生活饮食习惯与脑卒中的发生关系密切,如高盐高脂饮食、吸烟、饮酒、缺乏体育锻炼等都已证实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因此,脑卒中的预防要以“健康四大基石”为主要内容,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

应重点注意以下4点:

(1)高血压患者,应注意控制高血压,坚持服用降压药物

(2)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应注意控制胆固醇,坚持服用降血脂药物

(3)糖尿病患者和高危人群,应积极防治糖尿病

(4)心房纤维性颤动或有其他心脏疾病者,应控制心脏病等危险因素

日常生活行为要注意以下10点:

(1)饮食要清淡

(2)适度增加体力活动,不要超量运动

(3)克服不良的嗜好,如戒烟、限酒、久坐等

(4)防止过度劳累、用力过猛

(5)老年人应防止过快改变体位、便秘

(6)注意气候变化

(7)每天饮水要充足

(8)看电视、上网等不要太久

(9)保持情绪平稳

(10)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发现问题早防早治

脑卒中发作后的4.5小时医学上称之为“急救黄金时间窗”,在这个时间窗内必须做到分秒必争,方能在最大程度上避免患者死亡或降低残疾程度。

那么怎样才能第一时间发现脑卒中,并在急救时间窗内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呢?

01早期识别脑卒中

1.一侧面部或上、下肢突然感到麻木无力,手中持物掉落,口角歪斜、流口水。突然说话不清,或听不懂别人讲话。

2.突然视物旋转,站立不能。一过性视力障碍、眼前发黑、视物模糊。

3.出现难以忍受的头痛,症状逐渐加重或呈持续性,伴有恶心、呕吐。

家属可以参照简单的“中风原则”及时做出判断,出现以下任意一种情况,就需要马上拨打!

02发现脑卒中后如何急救

1.保持镇定,立即拨打急救电话,说清楚病人年龄、性别、发生的症状及事发地点。

2.让病人就地平躺,不可随意搬动病人。不恰当的搬动会加重出血性卒中病人病情。

3.如果病人是清醒的家属一定要保持镇静,切勿慌张,不要哭喊或摇晃病人,注意安抚病人情绪,避免造成病人的心理压力。

4.条件允许时,可以给病人测量血压、血糖。医生没有确诊前,切勿给病人喂任何药物。

5.病人出现昏迷,要确保呼吸道通畅,头偏向一侧,及时清理呕吐物,病人不清醒时切勿喂水或饮料,以防发生误吸,造成窒息。

6.病人发生抽搐时,不要用力按压肢体,不要做掐人中等刺激性行为,保持病人头偏向一侧,等待抽搐停止。

7.让了解病情的家属陪同入院,向医生提供详细的病史。

3脑卒中的康复训练

康复训练时机脑卒中患者的功能恢复主要发生在病后6个月内,尤其是头3个月内是肢体功能恢复的最佳时期,要重视合理的康复治疗,尽早进行。

脑卒中的康复治疗要根据病情越早越好,一般来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只要神智清楚,生命体征平稳,病情不再发展,48小时后即可进行康复训练,而脑出血患者则相对较晚(病后2-3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oxueshuana.com/nxqzz/152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