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因慢性病导致的死亡占总死亡的85%,慢性病不仅是我国的老年杀手病,也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脑血管病、癌症、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是我国城乡死亡率最高的几种常见老年病种。
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院士在《放飞心情与养生》大讲堂上阐述了多种老年病预防与治疗的要领,为中老年朋友的健康助力。
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血管的寿命就是人的寿命
高血压严重危害人体健康,据统计,我国每年约有万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
研究表明,70%的脑卒中、50%的心肌梗死与高血压相关。
“血管的寿命就是人的寿命。”钟南山院士强调。
他在《放飞心情与养生》院士大讲堂上,就分享了一个案例:前美国总统罗斯福因脑出血猝死,享年63岁!消息传来人们很是惊诧,不约而同的询问着:健康的总统为什么会猝死?
这是因为过去人们虽然较早了解到高血压的存在,却始终未能明确高血压的具体危害。
钟南山院士解释道,70多年过去了,我们对高血压的认识已经从当时的“不治疗”发展为“积极干预”,治疗药物也逐渐增多。
但高血压的患病率依然是居高不下的,在我国18岁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25.2%,第六次人口普查测算高血压患病人数为2.7亿。
钟南山院士表示:“高血压病程时间很长,而且早期没有明显的症状,容易被患者忽视。
研究表明降低血压可以有效的预防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当血压降低-12/-4~5mmHg时,卒中的发病率降低35%~40%,心肌梗死的发病率降低20%~25%,心力衰竭的发病率降低50%左右。”
缺水:高血压的潜在危险
当饮水量不能满足身体的需求时,一部分细胞会脱水,让水分进入血液循环系统;某些部位的毛细血管床被迫关闭,以便调整储量和流速。
原发性的高血压是身体因为水量不足而进行自我调整的结果。
全身的动脉系统为了适应血液量的损失,有选择地关闭了某些内腔,血液量损失的一个主要原因是身体水分的流失,或者缺水探测机制不敏感造成的水供应量不足。
内腔的关闭造成压力上升就是我们说的高血压。原发性的高血压首先采取的措施就是增加日常饮水量,多喝水有益健康,而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喝水要做到科学、健康,才能更好地控制血压。
多喝水可预防心血管病
水分的缺少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作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尤其晨起,中老年人在经过一夜的呼吸、出汗、排尿等,丧失了大量的水分,造成以下后果:
1、有效循环血量减少,从而导致冠状动脉相对灌注不足。
2、血液浓缩、血流缓慢,容易导致血栓形成,使冠状动脉狭窄加重,发生脑血栓、心肌梗死等疾病。
3、循环血量减少,使其周围血管阻力增加,从而加重心肌负担。
由此可见喝好水,是给身体最好的补品。
氢分子与心脑血管疾病之间的关系
临床研究表明氢分子可以降低患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
氢分子可以抑制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血小板凝聚和促炎症因子的活化。抑制脑细胞的过氧化作用。免疫细胞聚集和黏附到血管壁衬里内皮细胞然后迁移是动脉粥样硬化炎症过程的重要步骤。
氢分子可以减少动脉粥样硬化早期免疫细胞的活化和与血管壁内皮细胞及平滑肌细胞的相互作用。
日本医科大学研究团队将“氢能有效去除活性氧,尤其能去除毒性较强的氢氧自由基,并且在动物实验中能将因脑梗塞导致的损伤减半”的内容,刊登在可信度最高的医学杂志之一《自然医学》上。”
海军军医大学康志敏教授海军军医大学康志敏教授长期从事气体生物学研究,长期以来一直指导多位研究生的氢气生物学效应研究,指导研究生发表氢医学论文10余篇,最高影响因子5.0。
建立系统的氢医学研究支持团队,负责氢医学研究中心基础研究课题的指导工作,通过研发完善的氢医学动物和细胞研究平台协助各个专家开展氢医学研究。
目前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