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点击上方蓝色“姜寨网”↑快速
在外几十年,回家乡看看一直是他的梦想,但终因工作等原因未能成行,成为老人最大的遗憾。11月7日,姜国庆的儿孙回到阜阳寻根,以完成老人的遗愿。
未能实现的愿望
年,全面抗战爆发,十五六岁的姜国庆被国民党的军队抓了壮丁,奔赴抗日战场。抗战结束后,姜国庆所在的部队起义投诚,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员。新中国成立后,姜国庆进入北京某军工企业工作,后调入山西大同某军工厂。
在山西,姜国庆结婚生子。他多次告诉儿子姜稳梁:“我们的故乡在安徽省,村子名叫大姜庄。”但是,因为工作等原因,姜国庆没有说出家乡的具体地址。
“父亲总想抽时间回家乡看看,但是工作很忙未能成行。于是,他把回家的打算放在了退休以后。”姜稳梁对记者说。
遗憾的是,年,姜国庆患上了脑血栓,受当时医疗条件的限制,没有得到很好的医治,瘫痪在床。年,姜国庆老人不幸离世。
少小离家,至死未归。这是姜国庆老人一生最大的遗憾。姜稳梁决定,替父亲完成这个愿望。
山西大同距离安徽阜阳有多公里,上世纪80年代,交通和信息通信尚不发达。对于姜稳梁来说,这是一个难题,而且工作和家庭条件也不允许。完成父亲遗愿的打算,只能搁置下来。
奔波千里寻故乡
今年,姜稳梁已经53岁,家庭收入已经稳定,时间渐渐宽裕起来,而且女儿已经成家立业,没有了家庭的羁绊。
更为重要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姜稳梁回乡寻根的愿望越来越强烈,“亲眼看一看父亲出生、成长的地方,亲眼看一看我们的故乡”。
姜稳梁记得,家乡还有一个大伯,名叫姜国友。姜国友有两个儿子,分别叫姜世海和姜世和。上世纪70年代,两位堂兄曾经去过他们位于山西大同的家。但是,那时候姜稳梁年龄尚小,没有和两位堂兄深入接触,也没有询问过家乡的具体情况。
姜稳梁只能从父亲的档案入手,得知父亲的老家在临泉县谢集乡马营大队大姜庄。
11月7日晚,姜稳梁在妻子、女儿和女婿的陪同下来到了阜阳。
11月8日,姜稳梁一行早早驾车来到临泉县。遗憾的是,谢集乡早已划归临泉县滑集镇,加上档案信息并不准确,一行人奔波一天没有任何线索。
老人遗愿完成
记者立即与滑集镇政府取得联系。工作人员调查后表示,该镇的确有个马营村,但是没有名叫“大姜庄”的村子。
随后,工作人员从姜国友、姜世海、姜世和3个人的名字入手,但是无法查询到相关信息。工作人员怀疑,他们可能已经离世,或者根本不是当地居民。
搜寻陷入僵局,姜稳梁心急如焚。家乡近在咫尺,他却无法完成父亲的遗愿,让父亲魂归故里。
正在这时,路上走来一位村民。姜稳梁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上前咨询,岂料这位村民居然认识姜世海和姜世和。原来他们家住马营村南姜庄,均已离世多年。
在这位村民的指引下,姜稳梁来到南姜庄,找到了姜世海和姜世和的后代,并确认了相关信息。“父亲,我终于回到家乡了。”站在村头,姜稳梁面朝山西大同的方向,大喊着告诉天国里的父亲。
来源:阜阳新闻网
小编也不容易
领导说了,您点一个,小编工资就涨1毛!
广告
姜尚故里魅力临泉
联系小编
商企推广发布广告欢迎联系洽谈!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