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谚有云小寒不如大寒寒大寒之后天渐暖大寒是一年中最后一个节气意味着冬天就要结束春季即将到来人生的起伏就像四季轮转总有一段天寒地坼的艰难旅程然而严寒褪尽才有大地回春历经磨练方可破土重生耐得冬日寂寞终见三月繁华大寒三候,坚冰深处春水生我国古代将大寒分为三候:“一候鸡始乳;二候征鸟厉疾;三候水泽腹坚。”鸡乳:大寒之日“鸡乳”,鸡是木畜,提前感知到春气,开始孵小鸡了。征鸟厉疾:大寒后五日“征鸟厉疾”。征鸟是指鹰隼之类远飞之鸟,厉疾是厉猛、捷速。水泽腹坚:再五日“水泽腹坚”,上下都冻透了,寒至极处,按物极必反原理,坚冰深处春水生,冻到极点,就要开始走向消融了。节气习俗:浓郁的“年味”开始弥漫“小寒忙买办,大寒要过年”大寒适逢年终岁末除顺应天时之外人们还要为过年忙碌奔波赶年集、备年货、置新衣、写春联、腌腊肉……一岁枯荣隐在时光里对新年的企盼消解了寒意反而增添了几分期许与兴奋北方有在大寒吃消寒糕的习俗消寒糕是年糕的一种糯米不仅有温散风寒的功效更是图“年年高”之意希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步步高升南方的家庭则常在大寒时节熬上一锅鲜香的鸡汤鸡汤有抵御风寒的作用一碗暖乎乎的鸡汤下肚一身的寒冷也就消失殆尽最冷的日子,这么养生就对了在一年二十四个节气中,小寒、大寒是最后两个节气,也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中医认为,此时自然界阴盛阳衰、寒气袭人,极易损伤心肾阳气。因此,保护阳气是此时养生的重要原则。食宜温中医有“寒者温之”的原则,认为温性食物,如羊肉、牛肉等,有助于体内阳气升发,可提高人体的耐寒能力。睡宜早《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所说,冬三月,“早卧晚起,必待日光……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在起居上,应注意早睡晚起,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以利阳气的潜藏。动宜慢此时的锻炼要有节制,微微出汗就好,建议选择一些舒缓的运动,如慢跑、踢毽子、打太极、散步等,达到舒展筋骨的目的即可。头宜暖冬季是脑血栓、心梗等心脑血管疾病及关节痛、感冒等疾病的多发季节,头部保暖变得异常重要。心宜平冬季白天短而夜间长,常会引发失落、沮丧等情绪。因此,要节制喜怒,多听音乐,参加娱乐活动等,保持积极乐观心态。“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岁晚灯火,处处归心无论挤在车厢里堵在公路上、困在办公室里还是已望见家门前的一树梅花每个人都有一个过年回家的梦总有一些地方、一些人在一直等你让你毫不犹豫地踏上遥远归途“此心安处是吾乡”来源/全国妇联网信中心综合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天气网、生命时报、《微读节气》、小林等制图/全国妇联网信中心图片/图虫创意、林帝浣编辑/全国妇联网信中心孟芹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oxueshuana.com/nxqqz/197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