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旗卡叠翠园小区有这样一位儿媳妇

青春伴夕阳践行孝道路

---记甘旗卡镇下岗职工、好儿媳刘迎慧

平凡的家庭,平凡的人生,不平凡的是她有一颗善良之心,大爱之举。年近六旬的刘迎慧本该颐养天年,却17年如一日无微不至照顾植物人婆婆,她用超越了血缘的亲情,续演了感动人们的“婆媳情”。17年,刘迎慧一直践行践言着老一辈传承下来的孝道,用岁月诠释着爱的厚度,将这份“有情怀、有温度”的孝心让婆婆不再孤单。生活中,她是好媳妇;风雨中,她是好妻子、好母亲,她像一串串晶莹剔透的珍珠,处处闪耀着鲜活的人格魅力。她用真心、真情、真诚在生命的琴盘上,默默演绎着一曲“上善若水”的颂歌,刘迎慧的人生没有遗憾。

誓言----互敬互爱挽手伴终生

刘迎慧,年出生,满族。于年7月毕业于甘旗卡第一中学。一名平凡而又普通的女性,自从选择了“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誓言,她就与丈夫一起肩挑背负、披星戴月,勤俭持家。年在全旗招工考试中,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科左后旗乳品厂,当上了一名包装工人。在厂期间,她曾担任车间组长,鉴于工作上的出色表现,刘迎慧多次被厂里评为“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后来由于体制改革,她下岗后自谋职业,先后开过商店,卖过鞋,做过加工米面等工作。期间有艰辛的汗水,也有工作成功的喜悦。她更感到是生活动力的来自家庭对她的巨大的支撑!平凡的女人,也一定要做家庭的脊梁,她发誓与丈夫一起,再苦再累也要经营和睦幸福的大家庭。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她对丈夫始终如一的敬重和关爱,生活上面面俱到体贴入微,工作上更是全方位支持,从来不扯丈夫后腿,尽全力保证丈夫没有后顾之忧,她的无私奉献赢得了丈夫对她真诚的爱和赞扬,夫妻之间多年如一日的相濡以沫,17年不离不弃照顾植物人婆婆,影响和教育了周围的人,大家纷纷以她示榜样。

信念---担起照顾重任

在刘迎慧努力奋发兴家大干的时候,身体一向很好的公公突然猝死,面对这样的噩耗,刘迎慧真想这不是真的!可事实终究是老人离去,任何人改变不了的现实,她和家人只能选择面对。公公的突然离世对于患了脑血栓病的婆婆更是一种打击,毕竟老人家一辈子相携为伴。有句老话说得好:“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只要家人团圆,和和睦睦才能幸福、快乐。刘迎慧的想法很简单,就是公公去世了,要让婆婆好好活下来,于是她和丈夫带着家里仅有的积蓄,带上医院求医问诊,医院里见到大夫,刘迎慧就和大夫说:“你们行行好,一定要治好俺婆婆,哪怕俺砸锅卖铁都行!”经过大夫们的治疗和刘迎慧的精心护理,婆婆的病情逐渐好转,可以借助拐杖独立行走,但语言功能完全丧失。年春节,婆婆的脑血栓再次发作!那一年,刘迎慧42岁,现实总是残酷的,婆婆由于脑部血管大部分栓塞压迫,婆婆最后变成了植物人。植物人自己不会吃喝、拉尿不知,也就意味着生命时刻都处在崩溃的边缘。和睦的家庭,能给每个家庭成员带来温暖、带来快乐、带来力量、带来兴旺。婆婆对于刘迎慧的家来说就是一切……对于丈夫,婆婆是一个生她、养她、爱她,并默默支持她、鼓励她、推动她的了不起的母亲,丈夫的世界需要母亲,刘迎慧的世界也需要婆婆、孩子的世界更需要奶奶!婆婆的一生共生育5个儿女,丈夫是老人唯一的儿子,自从成家到现在,公公婆婆一直与刘迎慧在一起生活,公公去世了,婆婆又不能自理了,作为老人的唯一儿媳妇,刘迎慧最大的愿望就是:“能有更多的时间来伺候婆婆,因为她的婆婆更需要儿子,更需要儿媳”。于是,在婆婆患病成植物人时候,刘迎慧在本不富裕的家庭果断地辞去了工作,站在身为植物人的婆婆面前,对婆婆讲:“婆婆,你放心,只要有我在,就会让你活下去,”于是她在家中就开始了照顾婆婆的生活起居的生涯。这个平凡的女子在平凡的生活中用自己的真诚、善良,无私诠释书写了自己默默尽孝道孝敬婆婆的不平凡人生。她始终牢记,婆婆说不出话来意识清醒时候,为了感激感恩刘迎慧,婆婆用肢体语言比划着要刘迎慧为她找到纸张和笔,刘迎慧清楚记得婆婆在纸上写下的一句誓言:“迎慧,如果有一天我走了,我要把你身上所有的疾病带走,我要保佑你!”也许就是婆婆的这一句走心的话,让刘迎慧用行动去陪伴婆婆。婆婆虽然是植物人,但刘迎慧只想让老人过得舒服点,她用近20年的光阴见证了深厚的“婆媳情”。

忠诚—-无微不至的坚守

当我来到刘迎慧的家采访时候,随着她走进婆婆的卧室,看到79岁的婆婆红光满面,干净的躺在床上,没有一丝疼痛的面相和表情,看起来老人被照顾得很舒服。虽然是植物人的婆婆,可刘迎慧却说老人家早逝的老伴没她有福气,我孝顺她,照顾得好,不然她也早不在了……一语激起往事,这么多年,她没为照顾老人抱怨过。刘迎慧的一天是从早晨五点左右开始的,先打扫房间卫生,给老人一个舒适的居住环境,再准备早饭。可以说,在近20年的时间里,刘迎慧和丈夫连一宿安稳的觉都没睡过,她每晚要数十次的给老人翻身、按摩。她每天为婆婆脱衣穿衣,整理被褥,端屎倒尿,洗澡擦身,饮水喂饭。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婆婆,稍不留意她就将大小便拉在床上、身上,往往很多时候换下来的衣服、床单还没来得及洗,刚换上的干净衣裤又被弄脏了。近20年来,刘迎慧洗的床单余件次,由于刘迎慧的精心贴心照顾,婆婆近20年来没有患过一次褥疮,刘迎慧每天日夜忙碌着跟陀螺似的。刘迎慧从不嫌弃老人,特意为婆婆缝制了几十个棉布垫,以便及时清洗更换。在采访时,刘迎慧打开床下面的一个柜子,我们看到里面摆满了拆洗干净的尿布和棉垫。每当忙碌一天的她端起饭碗要吃饭,婆婆开始了大便的时候,她宁可自己先饿着,也把婆婆侍弄干净,婆婆由于常年卧床,导致经常便秘,大便困难,大小便的时间更是不确定,她就察言观色寻找答案,在她家的日历上每一天每一篇都有她的记录,那是婆婆一天的作息时间,吃饭时间、喝水时间、大便时间、小便时间,她在这样的记录里寻找婆婆的生物钟规律,因为婆婆是植物人,从表情上观察,婆婆是给不到刘迎慧要做什么的信号,婆婆有时大便困难她就带上橡胶手套帮她抠出来,长时间卧床不活动的宿便的那种恶臭,可想而知!可是刘迎慧看到婆婆大便后安静的面孔刘迎慧就心安了!清理婆婆的大便,刘迎慧自己却恶心着、吐着,每次收拾婆婆的大便之后,端起饭碗她本来饥饿的胃再也吃不下了,她从一开始的不适应到最后不厌其烦的过程,她挑战了自己的承受力,这些年她一直坚持着……刘迎慧68.7平米的房子,阳台上都挂满了换下来的尿布。她爱干净,老人住的房间非但一尘不染,而且没有丝毫别的味道,几盆鲜花、一盘水果,根本看不出那是老人住的房间,老人的穿戴从里到外看不出一点儿污渍。脑梗塞还造成老人吞咽功能困难,就连喝水都会呛咳!经过不断地摸索与总结,她将米饭、蔬菜、肉末放在一起用高压锅煮成糊状,给老人吃,这样就大大地降低了呛咳的发生。婆婆今年已经79岁了,结婚那阵刘迎慧就知道老人家爱吃饺子,这些年刘迎慧一个星期就要保证婆婆吃两顿饺子。老人活动少,胃口不好,她就变着花样为老人做可口的饭菜,调节饮食,一日三餐她保证为婆婆烹饪一顿养生萝卜菜。为了让老人能够吃得轻松点儿,刘迎慧用水把饺子煮的熟熟的,她很下功夫,肉陷饺子煮得很烂,再加上切得很碎的蔬菜……一天三顿饭,都得刘迎慧亲手做,她告诉我们,饺子带皮在水里再煮熟了,香味就没了,最感动的是刘迎慧亲口嚼着饺子一口一口喂婆婆,她满足植物人婆婆年轻时候最爱吃的饺子美食。每年刘迎慧还要为患病的婆婆定期检查,婆婆不方便,医院的教授请到家中为婆婆诊疗,医院的大夫说,婆婆是科左后旗的“脑血栓明星”了,就连大夫都说婆婆活这么久是奇迹了,现在体重还保持在多斤。

陪伴——做甘于奉献的“守家奴”

陪伴,是对孝道最好的告白。每天,刘迎慧和老人形影不离,为了方便照顾婆婆,她把婆婆放在自己卧室床的一边,婆婆每一个风吹草动,她看在眼里,听在耳边。快20年的人生岁月,刘迎慧并不是生活在真空。她与每个人一样,也向往外面的世界,可是这些年她没出过一次远门,连坐火车的程序她都不清楚,就连如何坐电梯她也不会摁……刘迎慧即使出门也是没超过2小时,每次同学家孩子结婚升学她都到不了场,即使在甘旗卡镇街里到场,她也是主食还没上就匆匆往家赶,因为家里卧床的植物人婆婆是她最深的牵挂。有人问她:“这些年你一次没远行,没有看过外面的好山好水好风景,你不觉得亏欠自己吗?她的回答,婆婆就是我眼里心里最好的风景。相反,如果自己出去远行,没有照顾好婆婆,心里会很不安的。”是的,快20年了,为了照顾婆婆,她从未出过一次远门,就连前几年她在保康一中上班的亲姐姐的突然病故,她也没能前去与姐姐做最后的告别。她心里默默念道,姐姐一路走好,活着的我一定会把自己交待自己照顾好婆婆的事情完成好!愿姐姐在天国过得更好!这样一个女人,用孝德可嘉“收藏”了人生四分之一的大好时光,近20年来,没有人要求她怎么对待婆婆,只有她自己一直在要求自己,那么严格,那么彻底,默默奉献,不问索取,一天天,一年年,一步步“愿得行孝道,白首为婆婆”走出了生命的高度,走出了人生的高度。在她身上有社会上一道美丽的风景,在她身后的土地上,孝敬父母,关爱老人,传承中华孝道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种子已深深扎根,她将用人间最孝道的温情带动更多的年轻人用实际行动尊老、敬老、助老、孝老。

天道---孝贤感天地恩德惠子孙

孝道,是炎黄子孙繁衍兴旺的文化血脉,孝道,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精神美德。孝,寄托着中华祖先生命永生永续的伟大心愿,流淌着华夏儿女知恩图报,立德做人的道德信念。孝心伴孝行,不在乎惊天动地,而在于日常照细微之中,贴心呵护,践言践行,持久耐心,方显真情。有不少人问她:“照顾这样的植物人瘫痪婆婆,你难道就不嫌脏,不怕累吗?”刘迎慧却回答说:“习惯了就不觉得累了”。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可是刘迎慧却实践着自己的誓言,多年来,她把照顾婆婆当成一种习惯。平常就是美丽,持久就是美德。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17年如一日地重复去做一件事。即便如此,她也从未疏于对孩子的教育。丈夫要工作,为了家,她一边照顾婆婆同时还要照顾教育好孩子。如今她的女儿英语8级,日语2级,已经研究生毕业,当上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儿子也已大学毕业,做了一名麻醉科医生。孩子们的优秀满有理由留在大城市就业,可是两个孩子都选择了回老家,留在刘迎慧的身边。孩子们说,她和爸爸一直是她们的榜样,等她们老了,也把养老敬老的美德作为一种本能来传承。

要问她苦吗?苦,要问她累吗?很累,生命中如果有恩情,有感动,那么即使有委屈,有泪水,也会随之而淡化,因为她只想让老人家活下来。这么多年在亲戚朋友面前,她总是透露着一股坚强和自信。她的想法既简单又沉重---那就是:“她要婆婆好好活下去。”

多年的日升日落,寒来暑往的沧桑轮回,这个普普通通的家庭,这个普普通通的人,把孝心,爱心当成了习惯,当成了生命的一种必然,作为儿媳,尊敬孝顺老人;作为夫妻,相互爱护,关心扶持;作为母亲,以身作则,谁能说她不富有呢?

当厄运降临时,她用柔弱的肩膀扛起;面对植物人婆婆,她不言放弃。17年来,无怨无悔、尽心尽力照顾植物人婆婆。她普通而又朴实的信念,诠释着孝行天下大爱无疆,激起千万人心中的涟漪。“心中有爱才有家,她用真情呵护,让爱驻进温暖的港湾,孝敬老人的路上,她一直在担当”。好儿媳刘迎慧,她就像科尔沁草原上绽放的一束铿锵玫瑰,砥砺岁月风雨,挺立如山!

后记:这位平凡女人是我在旗妇联工作期间树立的“孝老爱亲”标杆,也是我见过的最孝道的女人。前后通过零距离进家和电话采访三次,几易其稿。刘迎慧每一天的故事,天天在脑子里翻腾,听她讲自己的故事,我与胡春霞、刘淑玲姐姐在采访记录过程中被感动的稀里哗啦!在写刘迎慧事迹的过程中也是越写越敬佩,这位女人堪称完美。辽阔的情怀,高尚的心灵,多年坚守孝道,实属罕见。她的家庭,年3月被旗文明办和旗妇联评为“五好文明家庭标兵户”;年10月被自治区民政厅授予“敬老孝星”;年3月,被通辽市宣传部评为市级“五好文明家庭标兵户”;年5月被中华妇女全国联合会授予全国“最美家庭”提名奖。年6月被旗委宣传部、旗妇联评为“最美家庭”称号;年6月被通辽市宣传部和市文明办授予“通辽好人榜”称号;年被自治区文明办入选为“内蒙古好人榜”和全国扶贫日活动通辽市组委会授予的“爱心模范人士”称号。人们修佛修禅,抄经捐庙,在我看来,都不及这位女人家这般接近佛的贤良善爱孝老境界。作者:科左后旗人大王艳文

王艳文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长按







































北京权威白癜风专科医院
北京白癜风治疗方法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oxueshuana.com/nxqyf/106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