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是诱发心脑血管病的主要因素之一,因为人体受寒冷刺激后常导致交感神经兴奋,全身毛细血管收缩,血循环外周阻力加大,血压升高,脑部负荷加重,所以很容易引发脑出血或者脑血栓形成。
脑血栓是对脑部伤害最大的一种慢性疾病
脑血栓是常见的中老年“杀手"
有着吓人的"四高特点"
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
患者轻则偏瘫,重则失去生命
脑血栓形成,往往发生在寒冷的秋冬季。而且脑血栓要发作的话,往往不是独立出现一个症状,而是会有相关的一系列征兆,并且可能同时出现几个症状。所以,一定要注意脑血栓的前兆信号!要提高警惕,一旦发现,要要引起重视。
1、经常半夜因头痛而痛醒
白天头晕头痛,时常伴有抽搐,严重的时候还经常在半夜因为头痛而痛醒,这时候必须警惕,半夜脑血栓发作而丢了性命的病例不在少数。
2、控制不住地流口水
对于老年人来讲,尤其是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人,一旦经常发生流口水的情况就必须当心了,特别是无论如何努力控制地没办法抑制住口水流出的情况,这说明脑血栓正在加重。
3、明明睡很久,但还是哈欠连天
研究发现脑血栓患者中有80%的人在发病前一周左右会出现哈欠连天的情况,尽管他们在晚上的时候明明已经睡了很久。
4、清晨起床时经常眩晕
眩晕,尤其是早上起床时眩晕,是脑血栓最常见的征兆。此外,一日之中其他任何时段也都容易发生经常性的眩晕,如果1-2天内反复出现5次以上的眩晕情况,则患上脑血栓的几率就越大,此时不能掉以轻心,医院确诊。
5、四肢麻木无力
四肢麻木无力,走起路来摇摇晃晃,有时候扭脖子时手臂会突然之间失去力气,这些情况都说明你极有可能患上了脑血栓。如果发展到半身瘫痪的情况,那么离中风也就不远了。
6、血压骤然下降或升高
如果没有剧烈活动,血压骤然发生变化是很不正常的情况。如果血压骤然上升到以上或下降至80以下,这极可能是脑血栓。尤其是高血压病人,如果经常鼻子出血、血尿,这就是血压骤然变化的表现,必须警惕。
7、看东西模糊不清
这并不是指老花眼的那种模糊不清的情况,而是突然之间看不清周围的东西,半小时到一小时之内又慢慢恢复了,这种短暂性的视物障碍如果经常发生,很可能是脑血栓在作祟。
以上症状如果符合1-2个,必须提高警惕,超过3医院检查并治疗,以免贻误时机。
脑血栓归属于中医“中风”范畴。中风是中医四大难证之首,四季皆可发病,且多留后遗症。中风的理论源于《内经》,成形于《金匮要略》,历代医家认为多由风、火、痰、瘀、虚所致。
一般分为四种症候:肝阳上亢型;痰瘀阻络型;气虚血瘀型;阴虚血瘀型;症候不同治疗方案也不相同。用中药治疗效果也很好,而且没有毒副作用。
通常来看,如果家中有人得了脑血栓,在医院一般几乎都是输液,不但效果不佳,而且还容易伤我们人体的阳气,今天教给大家一个简单的方法,对于帮助防治脑血栓最是关键。
值得一提的是,此方法不但简单,而且还可以自疗,有过脑血栓的患者闲着也是闲着,不妨一试,有益无害。
方法:用刮痧板刮手指,尤其是两个手的中指及根部(青筋处)就可帮助防治脑血栓。为什么刮中指的青筋可以防治脑血栓?
这是因为中指根部的这根青筋,一般代表脑部动脉硬化程度。以左手为例,如果青筋出现在中指左侧(靠大拇指一侧),表示左侧动脉硬化、经络不通比较严重;此时头部左侧容易出现不适;如果出现在右侧,则同理。如果两侧都有青筋,而且颜色较深,说明脑部的动脉硬化已非常明显。
预防脑血栓可以从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做起:
1、饮食要注意低盐低油脂。要注意降低食盐、油脂摄入,饮食过咸或油脂过多,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健康成年人食盐日摄入量不超过6克,健康成年人食用油日摄入量25—30克。
2、五谷杂粮、营养均衡。实践证明,精米白面等精细食物不一定对身体有益,反而多吃一些粗粮会更加健康。所以饮食中,除了精米白面,可以多吃点小米、豆子、玉米、麦片等杂粮饭。还可以多吃黑木耳、海带、山楂等食物。总之,饮食要营养均衡,品种尽量多样化,才能健康。
3、注意规律作息、劳逸结合。不要劳累过度,不要作息混乱,尤其要避免通宵熬夜,这都是可能能引发脑中风的因素。
4、适当运动。一定的体育运动,会对身体健康有好处。但是运动要适当,不要过量。根据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散步或慢跑,是适合大多数人的良好运动方式。
5、如果已患有相关疾病,一定要注意治疗和控制,比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等此类患者一定要戒烟限酒,定期复查,严格用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