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中的糖称为血糖,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葡萄糖。
体内各组织细胞活动所需的能量大部分来自葡萄糖,所以血糖必须保持一定的水平才能维持体内各器官和组织的需要。
空腹血糖是诊断判断一个人血糖是否正常的主要标准,一般是在早上8点之前,还没有进食任何东西时测定。
空腹血糖的正常值为3.9-6.1毫摩尔/升(70~毫克/分升),一旦超出这个标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高血糖了。
提到高血糖,很多人会很自然地想到糖尿病。事实上,高血糖可不仅仅会招来糖尿病,还会引起身体一系列的损伤。
血糖超标,带来4种疾病,不得不防!
1、心血管疾病
根据相关的研究显示,很多高血糖的患者都会并发冠心病。
这是因为高血糖的出现会导致人体出现蛋白,脂肪的代谢障碍,部分的患者还有可能伴随着水,盐代谢的失调,继而诱发冠心病。
2、肾病
患上高血糖后,很容易就会诱发肾病,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
最主要的原因是高血糖会影响到尿蛋白的指标,导致肾小球功能异常,最终诱发各种肾脏疾病。
3、白内障
在白内障的患者中,很多都是和高血糖有关系的。
因为高血糖会导致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偏高,这个时候身体中的各种物质就会出现异常,也会诱发高血糖。
4、脑血栓
高血糖的患者比起一般的患者更加容易患上脑血栓。
最主要的原因是脑血栓会导致血流速度减缓,这个时候身体的代谢就会发生紊乱,诱发疾病。
身体若有4种表现,提示血糖超标!若一个不占,值得恭喜
1、口渴
当人体血糖过高时,出现的最为常见的一个症状就是口渴了。
如果之前的时候不爱喝水,突然之间特别能喝水,即使喝完水之后,也没有缓解口干口渴的症状,那么就要引起重视了。
2、头晕
头晕可能很多疾病引起,高血压、高血脂都会引起头晕。比如工作忙碌疲惫,睡眠不好的时候也会有头晕的症状。那么高血糖的头晕该怎么辨别呢?
如果在吃过饭后就会出现头晕,犯困厉害。这说明血糖已经升高,大脑缺氧引起了头晕。
3、饥饿,心慌
糖尿病会让人体的糖代谢出现障碍。
虽然吃了不少东西,血糖突然升高,糖分都从尿液里大量排出,整个人吸收了很少,没有能量摄入,怎么会没有饥饿感呢?
加上有胰岛素抵抗的问题,胰岛素起作用的时间延后,血糖又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可能出现低血糖,心慌的现象。
4、皮肤发痒
如果有明显的皮肤发痒感觉,说明血糖超标。
在不断高血糖的影响下皮肤粘膜,神经会受到刺激,进而产生瘙痒感,这种瘙痒的感觉遍布全身,有皮肤的地方都可能会感觉到莫名瘙痒。
血糖的人,吃好三食、喝好二水、做好一件事,血糖稳定人长寿
吃好三食:
1、苦瓜
苦瓜有植物胰岛素之称,具有明显降糖效果。
苦瓜中含有的皂苷类、多糖类化合物具有类胰岛素的作用,能够刺激胰岛素释放,有效降低血糖,而且没有任何毒副作用。
注意:吃苦瓜降血糖要注意用量,以免造成脾胃不适。
2、空心菜
空心菜既能帮助将血糖,还能够帮助降脂。
空心菜在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纤维,还含有胰岛素样成分,能够有效帮助降低血糖。
而且,空心菜中的纤维素进入肠道后不易被肠道吸收,能够延缓餐后血糖升高,还能够帮助排出多余的脂质成分。
3、火龙果
火龙果的特点是高纤维、低糖分,非常适合血糖高的人食用。
火龙果中含有的高纤维能够在吸水后膨胀从而延缓身体对于葡萄糖的吸收,刺激胰岛素的分泌,从而帮助维持、降低血糖。
降糖吃法:在饭后大约1小时吃适量的火龙果能够有效帮助控制餐后血糖升高。
喝好二水:
1、金兰菊叶茶水
金兰菊叶有降血糖、降血脂和降尿酸的三降作用,是很适合糖尿病人饮用的。
研究表明,糖尿病人群有50%以上存在血脂紊乱,在22.5%的1型糖尿病和29.5%的2型糖尿病病人中发现有高尿酸血症。
经常用金兰菊叶泡水代茶饮,可以综合调节血糖、血脂和尿酸,对糖尿病人调节代谢,预防并发症是很有帮助的。
2、黄苞谷须茶水
黄苞谷须,俗称玉米须,在中医中又叫龙须,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是可以辅助降低血糖的。
研究表明,黄苞谷须中的皂甙是降低糖尿病病人血糖的主要成分。且其含有黄酮、多糖、甾醇、多酚等多种营养成分,均具有一定的调节血糖作用。
此外,黄苞谷须也有很好的利尿消炎作用,可以养护肾脏。将其泡水代茶饮,可辅助降糖,也能预防糖尿病并发症,尤其是对糖尿病肾病方面的并发症尤其有帮助。
做好一件事:
经常运动
规律的体育运动不仅可以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增加胰岛素敏感性,还有利于减轻体重、控制血脂、血压、降低大血管和微血管病变的发生。
慢跑是降血糖运动中实用又有效的一种方法。通过慢跑能够帮助降低血糖,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增强骨骼肌对葡萄糖的摄取,消耗多余的热量,改善身体血糖情况。
方法:餐后半小时~2小时进行,时间持续20~40分钟,慢跑前热身5~10分钟。
快步走能够帮助大量消耗燃烧血液中的葡萄糖,加快糖代谢的调节以及提高体内葡萄糖的利用率,从而帮助降低血糖、尿糖,还能够帮助减轻体重。
方法:快步走餐后1~2小时进行,时间持续20!30分钟,每天进行1~2次。
注:所有图片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
今日热点推荐,必看!
提醒大家!一旦“这里”开始疼,十有八九是肺癌,大多数人都忽略了3种情况
告诫家人!鸡蛋那样吃,比“毒药”还毒,家里人都不了解
提醒大家!大蒜放耳朵太历害了,10人有9人不知道
转告父母!医院披露:枸杞加1物,血糖一直往下降,连喝7天,糖尿病一去不返
劝告大家!炒芹菜不能放此物,吃了就是没病找病!却还有人不清楚
告诫家人!警惕!夜间出现以下症状,可能是大病来临前征兆,多加留意
劝告大家!市医院专家紧急提醒;泡黄芪时,不能放“此物”,否则是给肾脏“添麻烦”
转告父母!妇科炎症的克星找到了,此菜每周食2次,杀菌消炎,远离妇科炎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