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娘有三个儿子,但是她很偏心,一直偏大儿子和小儿子,二儿子在家最不吃香。
大儿子是他们家第一个孩子,他很会来事,做错事了立马就承认错误,所以他们都很喜欢老大。
老二从小就憨厚老实,不爱说话,王大娘不喜欢他的性格,老三精,会说话王大娘也很喜欢他。
假如三个儿子都在家,王大娘干活需要一个人帮忙,她肯定喊老二。老二也不生气,母亲喊他就去。
王大娘三个儿子都没读几天书,他们结婚后都住在农村。
王大娘是个比较势利眼的人,她大儿媳家里条件挺好,儿媳父亲是村里会记,所以她对大儿子很好。
二儿媳没有母亲,家里只剩下父亲和两个弟弟条件不好,王大娘不但不可怜她,反而瞧不起二儿媳。
三儿媳比较厉害,从跟三儿子搞对象的时候王大娘就听说了,但是她干活是把好手,所以她也不敢欺负三儿媳。
王大娘家有五间房,为了给三个儿子娶媳妇,王大娘他们又买了五间房。
大儿子结婚后住在东屋,二儿子住在西屋,三儿子和王大娘住东西屋。
王大娘每次做好吃的,她都偷偷的给大儿媳妇送,不给二儿媳,三儿媳不用说肯定能吃到。
二儿媳看过好几次婆婆给嫂子送吃的,没有给她送,她很生气,但是她没有说出来。
大儿子家孩子比二儿子家孩子大两岁,大儿子家孩子从小就是王大娘帮着带的。
二儿媳王大娘伺候满月就不管了,都是二儿媳自己照顾自己。
王大娘平时也不帮二儿媳带孩子,除非二儿媳要干活了,她能帮着看一会儿。
三儿媳生孩子的时候,王大娘晚上都住在他们那,说怕孩子晚上醒了没人带,耽误三儿媳妇睡觉。
三儿媳妇满月了,王大娘怕她带孩子没时间做饭,就让三儿媳妇她他们一起吃。
王大娘跟他们分家的时候,她把好地方的地都分给了大儿子和三儿子,二儿子家分的地都是不好的地方,要不就是山地。
王大娘对三个儿媳妇态度差的太多,村里人都看不过去,他们说王大娘:“你也太偏心了,都是儿媳妇你怎么能两个态度对待,小心以后二媳妇不管你”。
王大娘却不以为然的说:“她不管我能怎地,我还有大儿儿媳妇和三儿媳妇。”
村里人都说王大娘过分了,这就是老二媳妇老实,要是这样对老大和老三媳妇,她们早就来发火了,还能让她这么太平早跟她打起来了。
后来王大娘大儿子两口子去城里打工了,他们把家里房子卖了,贷款在城里买了房子。
二儿子买了辆翻斗车,哪里有拉东西的活就去哪干,生意特别好。
二儿子有头脑,他看活挺好,干了几年他又买了一台挖掘机,生意好的每天都忙不过来。
三儿子外出打工,三儿媳在家养几头猪再种地,王大娘经常帮着三儿儿媳妇干活。
王大娘家三个儿子条件都不错,王大娘老两口也挺高兴。
过了些年,王大娘老两口年纪大了,他们种不动地了。
农村人就靠着种地为生,不种地老两口就没有收入,养了三个儿子,他们老两口一辈子也没攒下钱。
后来王大爷跟三个儿子说,他们每家每年给三千块钱,作为老两口的生活费。
二儿子每次都二话不说,到时候就给钱,平时还会给父母买吃的送去。
大儿子和三儿子就不行了,他们说自己就是打工的,没有老二家条件好,他们只给两千块钱。
儿子这么说了,当父母的还得怎么办,只能体谅儿子。
村里人都说老大和老三是媳妇挑唆的,其实他们不是没有钱,而是不想给公婆花。
过了两年,王大爷生病去世了,剩下王大娘一个人。
王大娘自己生活了两年,后来她得脑血栓了。
医院住了二十多天住,出院后还是不能自理。
这时候三个儿子就商量着,让母亲在他们三家轮流住,一家住一个月,先从老大家轮。
王大娘大儿媳妇说他们要上班,没时间照顾,他们只能出钱把老人送养老院去。
就这样,王大娘先去了养老院,在养老院住了不到二十天。
有一次,二儿子去养老院看她。王大娘拉着二儿子的手,哭着喊着让儿子带她回家。
二儿子不忍心看着母亲这样,于是他就把母亲接到了家里。
回家后,二儿媳妇说:“你不就是去看看么?这大哥家还没到一个月,你怎么就给接回来了”
二儿子说:“妈不爱住养老院,我就给她接回来了,也不差多照顾那几天。”
虽然王大娘一直看不上二儿媳,对二儿媳也不好,但是王大娘二儿媳对她却还不错。
王大娘在二儿子家住了四十多天,因为二儿子每天要出去干活挣钱,都是二儿媳照顾她,二儿媳妇就把她照顾得很好。
到了去三儿媳家的时候,三儿媳妇对王大娘这点都不好,经常给她脸色看,动不动就骂她。
王大娘也不爱住在三儿子家,但是她没办法,只能忍着。
在三儿子家住了也没多久,三儿子在工地出事了,从三楼摔了下来,命是保住了,但是重伤。
三儿媳妇要照顾三儿子,没办法,二儿子只能把她母亲接回家里。
从那之后,王大娘就一直住在二儿子家,二儿子两口子照顾她。
王大娘没想到二儿媳妇对她这么好,她很后悔自己以前对二儿媳妇不好,一直给儿媳妇道歉。
这时候,村里人都说王大娘是偏儿不得偏儿计,从小就偏老大和老三。
他们娶了媳妇以后,也对二儿媳妇不好,结果老了却没指望上她偏的老大和老三,反而是不吃香的老二两口子照顾着。
他们还说老二媳妇傻,婆婆以前对她一点不好,她却还能对婆婆这么好。
这时候老二媳妇说:“我也不管那么多,只做好自己就行了,她偏心我也生气,但是又一想,也没什么大事,给她养老,就当她只养了我们一个儿子就好了。”
听了老二媳妇的话,村里人都说老二两口子大度,他们能挣到钱也是有原因的。
写在最后:
二儿子两口子真是孝顺的儿子,儿媳,心胸也宽广,一般人做不到,为他们点赞。
当父母的不管几个孩子,千万不能偏心,一定要一碗水端平,这样才不会伤了孩子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