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防病冬季谨防脑血栓

点击上方保印健康欢迎   脑血栓又称缺血性脑中风,中老年人发病较高。国内外医学统计资料表明:脑血栓的致死率几乎占所有疾病的第一位,有人将其称为危害健康的“第一杀手”.临床医学实验证明:在心脑血管疾病中,80%的病例是由于血管中形成血栓而导致的。

  寒冬季节,医院里的脑血栓患者也在不断增加,为什么呢?因为天气寒冷,易使人体气血流行不畅,血脉筋脉拘急。所以冬季是脑血栓、心梗等心脑血管疾病以及关节痛、感冒等疾病的多发季节。保暖也就变得异常重要。高血压患者若降压过快(尤其睡前服用降压药),会由于血压降低、血流缓慢而发生脑血栓,出现缺血性脑中风。因此,提高对脑血栓的认识,增强自我的预测能力,对预防脑血栓有重要意义。   脑血栓前兆:1.哈欠不断,患缺血性脑血栓病者,80%发病前5~10天会出现哈欠连连的现象。2.血压异常,血压突然持续升高到/mmHg以上时,是发生脑血栓的前兆;血压突然降至80/50mmHg以下时,也是形成脑血栓的前兆。3.鼻子出血,这是值得引起注意的一种危险信号。多次鼻子大量出血,再加上眼底出血、尿血,这种人可能在半年之内会发生脑血栓。4.步态异常,步履蹒跚、走路腿无力是偏瘫的先兆症状之一。如果老年人的步态突然变化,并伴肢体麻木无力时,则是发生脑血栓的前兆信号。5.突然发生眩晕,眩晕是脑血栓的前兆中极为常见的症状,可发生在脑血管病前的任何时段,尤以清晨起床时发生得最多。此外,在疲劳、洗澡后也易发生。特别是高血压患者,若1~2天反复出现5次以上眩晕,那么发生脑出血或脑梗死的危险性增加。6.突然发生剧烈头痛,1、突然发生的剧烈头痛,伴有抽搐发作;2、近期有头部外伤史,伴有昏迷、嗜睡现象;3、头痛的性质、部位、分布等发生了突然的变化;4、因咳嗽用力而加重的头痛,疼痛剧烈,在夜间痛醒。如果您的家人有上述情况出现,医院检查、治疗。   预防脑血栓:稳压最重要,我们知道,脑血栓高发多是因为血压不稳造成,所以,稳压是预防的关键。玉米:稳血压、通血管的绝佳方法。玉米富含脂肪,其脂肪中的不饱和脂肪酸,特别是亚油酸的含量高达60%以上。有助于人体脂肪及胆固醇的正常代谢,可以减少胆固醇在血管中的沉积,从而软化动脉血管。   附:醋泡玉米:玉米克、食醋2斤(陈醋比白醋要更适合本方)。1、将玉米洗净煮熟,滤干待用;准备一个干净罐子,要能密封,陶瓷和玻璃的最佳。2、将煮熟的玉米放进玻璃器皿内,倒入食醋,浸泡24小时。3、把浸泡后的玉米取出,在阴处晾干。4、每日早晚各嚼服20~30粒。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oxueshuana.com/nxqys/13940.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