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没下来的拆迁款,让孝顺的子女们都变了样子

她叫华子,是曹老太的二儿媳妇,也是三个儿媳妇中最不受待见的。她个子矮矮的,没什么文化,唯一的手艺就是年轻时学的裁缝,靠着这份手艺,任劳任怨地把四个子女养大成人。

如今,婆婆卧床六年,她凭一己之力尽心伺候,数次挽救婆婆于死亡边缘。而这些艰辛的付出,并没有换来包括她丈夫在内的七个兄弟姐妹的称赞,他们反而纷纷指责她另有所图。

事情的源头来自七八年前村里下发的拆迁动员通知书。那时曹老太生活还能自理,有四女三子,都离她很近。

后来老太太需要人伺候了,她大儿子提议一个子女陪护一个月,专职给她做饭。虽然出嫁的闺女不能继承娘家的财产,但是伺候老娘也是义务所在。老太太有养老金和抚恤金,生活费一切从这里面出,也绰绰有余。

这种轮流照顾的秩序在兄弟姐妹间前所未有地和谐。老太太成了众人羡慕的对象,被夸赞的子女们也都很欣慰,慢慢变成村里的一段佳话。

这种母慈子孝的景象却因拆迁补偿协议变得支离破碎,连带着父母恩情和手足之情都被冲刷得荡然无存……

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拆迁补偿款本来和嫁出去的闺女们没有多大牵扯,主要是儿子们的事儿。但是自从老太太被轮流照顾,属于老太太的那一份却成了众矢之的,大家觉得既然照顾老人都有份,那赔偿款也应该雨露均沾,得分七份而不是分三份,更不能是一份,尤其是不能单独分给老二家(老太太暂时和老二家一个户口)。

闺女们一开始还谦让着都不要,都归老太太,让她拿着那些钱当生活费和给伺候她的人发工资,不至于让她沦落到没人管的境地。

儿子们意见不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打算。大哥很精明,他主张先让老二家把钱拿出来,等拆迁款下来直接打到老二户头上。老二家的伺候任务一直是由媳妇华子承担,他两年前得了脑血栓,留下了后遗症,能照顾好自己就不错了。他不同意垫付,他主张钱到账大家一起分,老娘也是大家一起伺候。老三做官,从小受到哥哥姐姐的照顾,他一开始很大方地表示不要老娘那份儿,可架不住媳妇儿天天撺掇,也开始参与其中。

可是随着拆迁款的补偿方式的公布,除了老二,其他兄弟姐妹都开始把眼珠子瞪起来了。目前有两种方式,一种要房,大约人均40平米,一种是要钱,大约40多万。

一个年近百岁的老太太,生活不能自理,要房子自住不太现实,退一步讲,等她百年之后,这个房子就得变成另一颗炸弹。而要钱的话,这个数目可不是一笔小钱,就算她还能活十年,等她死了以后子女们都还能再分点。思来想去,大家一致决定要钱合算。

就在大家一致决定要钱的时候,另一个最关键的问题出来了。由于老太太和老二家是一个户口本,算是名义上的一家人,所以她的拆迁款只能算给老二家。这下就更炸锅了!如果是房子,那老太太那一份儿的面积算给老二家,如果算钱的话,也是先打给老二家户头上。也就是说,老二家是老太太的最大既得利益者。

这下其他6个子女就开始作妖了。先是闺女们来得不那么准时了。以前轮流伺候的时候,不管轮到谁,都是月末交班,提前入住,现在可好了,临近月末,各个都推脱家里有事来不了。老二家离着最近,华子又好说话,姐妹们都是拜托她先照顾几天,等她们忙过来就过来接老人。

一开始华子还能应付,毕竟都是处了三十多年的老姊妹们了,互相搭把手也是应该的。可是后来,她们就开始得寸进尺,掐头去尾以后,一个月就变成了半个月,而那半个月就算华子献爱心了。

儿子们呢,本来三个儿媳妇,能近身伺候的只剩下华子了。老大媳妇借口常年有病不伺候老人,可是开家庭会议的时候场场不落,害怕老大心眼不够活泛。伺候老娘的事儿就是老大自己了,可是他偷懒耍滑,有的时候轮到他,他就恬不知耻地给华子打电话,让她帮忙照顾一下。用他的话来讲,不用单独做,你们吃什么就给她送点什么就行。

老三官差在身,身不由己。每每到他的班,他都是借口单位忙,让二嫂华子帮忙伺候一下,说辞和他大哥一样。老二自从患了病以后,就像变了个人一样,虽然手脚没拴住,可是语言功能大大下降,动不动就哈哈大笑,好像傻了一样。

伺候老太太的活儿就慢慢地变成华子一个人的了!她无怨无悔,但是她只是心眼实,不是傻。她从兄弟姐妹们逐渐冷淡的态度中觉察出不一样,后来事情的发展直接超出了她的想象。她的隐忍付出没有换来他们的真心以待,反而被指责另有所图。

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钱闹的。

拆迁款还没到,只是有了一个未到账的空头支票,却让他们兄弟姐妹再一次恶语相向,吵得不可开交,差一点对簿公堂。吵到最后,老二家拿不出那么多钱来,他们暂时达成了口头协议,老太太就由老二家伺候,反正钱迟早打到他们家户头上,让华子拿那个当工资吧。

吃喝拉撒睡都靠她一个人伺候,就拿24小时保姆月工资块钱计算,老太太一个月还得吃药打针,就算一个月按照块钱算,这些钱足够老太太活个三年五载的。

老二一开始不同意,因为他也是个病人,也需要人照顾,他不想让媳妇太累,可是华子觉得伺候老人本就是应该的,既然他们拿不出那么多现金来让其他兄弟姐妹们分,那只能是她付出劳动去挣这个辛苦钱。

可是她的天真被现实打败了!自从他们达成一致以后,老太太的其他6个子女就像人间蒸发了一样,再也见不着人了。除了逢年过节象征性地来看一次,其他时间都说忙得没空。他们的想法出奇地一致:既然你照顾老太太是为了钱,那就由你自己一个人挣就好了,别人也不跟你抢了。

从此华子开启了昼夜不离身地伺候老太太的模式。自己娘家还有年近90的老母亲,她却没有时间照看。原以为老太太经过三次骨折,两次发烧以后,会不久于人世,可老太太每次都在华子的悉心照料下起死回生。

如今六年过去了,按理说老太太的钱应该被支付完了,可是她的那些子女却再也不上门了。或许是习惯了,又或许是遗忘了他们还有一个百岁的老娘尚在人间。

大哥还说过等钱花完以后,如果老太太还健在的话,他们兄弟姐妹六人出钱给华子发工资。可现在,大哥再也没有提这个茬儿。

老太太依然活得好好的,活了一个世纪的老人,成了子女口中不留念想的“死不了”。虽然她的子女不来看她,可她晚上做梦嘴里念叨的全是他们的名字,害怕他们饿着,担心他们冻着。

这些只有华子知道,因为她在她身边那个小床上一呆就是六年,像伺候一个婴儿一样没白没黑地照顾了六年。

文:云未知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oxueshuana.com/nxqyy/174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