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有点堵塞时,4个信号很明显,做好

我们都知道血管堵塞很容易引起血栓,而脑血栓被称为隐蔽的杀手。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所有人都应当具备防栓意识。而近些年来脑血栓不断侵扰着人们的生活与身体健康,一旦“中招”就很难完全治愈,甚至留下非常严重的后遗症。

血栓的形成过程是由重到轻的,但是轻度患者对于血栓的感知度并不及时,有可能只是偶尔感到有些头晕恶心、四肢乏力等状况。血栓的初期患者都并不在意,而随着其病症的继续发展,就会给身体造成不可逆转的损伤,对我们的大脑也有着非常大的伤害。

信号一:头晕头疼

一站起身来就会感到“眼冒金星”,有的人几秒钟就好了,而有的人需要好几分钟才能有意识,甚至几乎晕厥。这类人群需要注意了,很有可能就是血管栓塞而造成的脑供血不足。这种情况虽然比较常见,但是不能忽视,抓紧时间去做检查。

信号二:经常熬夜

熬夜对于心脑血管的损伤是非常大的。长时间的熬夜会使体内器官受损、衰竭,从而导致体内有害物质无法及时排解出体外。通过临床观察我们能够发现,往往脑血栓患者都有着熬夜的习惯,而脑血栓的高发期就集中在夜晚。夜晚发病,无法及时就诊,发现较晚,就给患者的大脑造成了无法挽回的损伤。

信号三:不爱喝水

很多脑血栓患者的不良习惯之一就是很少喝水。这类人群认为只要口不渴就不用喝水,甚至是为了少上厕所而减少喝水量。这种方式是很多正确的。水分的及时补充,能够给人的身体带来能量,同时还可以稀释我们的血液,从而减小血管栓塞发生的概率。

信号四:四肢颤抖

在生活中我们会发现有的人手臂经常会颤抖,想控制也控制不住。这些人群也要当心自己的血管了,很有可能是因为脑部血管有杂质堆积,从而导致的手臂颤抖的现象出现。

除此之外,经常在电脑前工作的白领一族也要注意了。不要认为血栓会距离自己很远,有时它就发生在自己身边!

由于经常在办公室的这类人群活动量小,三餐都是用外卖来打发的,而外卖中很多商家为了增添香味,会使用“大油”也就是猪油来炒菜,这种方式虽然能够增添菜的香味,但是时间久了也会使得血脂升高,血液粘稠,增加血管栓塞的概率。

在生活中,我们如何避免血栓对我们的健康造成的危害呢?记住下面2点,让血栓离你远远的!

适度锻炼

锻炼身体似乎早已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了,大家都知道锻炼的重要性,但是有锻炼习惯的人却并不是很多。运动也可以帮助消耗掉血管内部的细微血管。但是对于老年人来说,高强度的锻炼并不适宜,这类人群可以选择强度较低的活动方式,如打太极就是很好的锻炼方式。

在日常锻炼中,也要掌握好运动强度和频率。首先是为了避免给已经栓塞的血管造成不必要的二次伤害。再者,有些上了年纪的人身体素质较差,患有血压高、心脏病等状况,高强度的运动会使身体吃不消。因此,锻炼身体虽然必要,但是也得循序渐进,不可心急。

定期体检

日常的体检是非常有必要的。定期的体检可以帮助人们及时发现自己身体内部发生的问题或疾病,病症发现的越早就越容易被治疗。现在生活节奏加快,生活压力大,让很多人没时间体检、也不“敢”去体检,生怕检查出问题来,这种想法也是不正确的。只有正确的面对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才能够“对症下药”、维护健康。

综上所述,预防血栓是十分必要的。血栓的形成与否,一定与我们的生活习惯的好坏相匹配的。但是血栓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们对它的盲目性与不可控性。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健康饮食,保持良好的心态,才是避免血栓的妙招。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oxueshuana.com/nxqzl/189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