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知识大全:最全面的调理方案、健康知识、饮食食谱和运动建议。健康咨询
老人到了一定年龄是很容易患上一些疾病,所以我们大家更需要多加注意。降压达标是降低心脑血管事件及其死亡的关键,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也是如此。
老年高血压患者有其自身的临床特点,随着年龄增加,动脉(尤其大动脉)硬化进行性发展,老年高血压患者往往表现为以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为主。而这种收缩压高、舒张压正常或偏低的情况,在临床上是比较棘手的问题。一些临床医生在面对这一类患者时会因为担心舒张压降得过低而不敢给患者降压治疗或过度放宽降压目标,患者也会对服用降压药物顾虑重重。使得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升高风险增加,血压控制率降低。
此外,由于老年人大动脉硬化和血压自身调节功能降低,使血压经常出现波动,表现为血压忽高忽低,且容易出现体位性低血压,或在进餐(尤其是高碳水化合物饮食)后出现餐后低血压。上述情况进一步增加老年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并给老年高血压管理带来困难。
一般高血压患者降压目标值为/90mmHg,对于≥80岁患者目标值为/90mmHg。
老年高血压应注意个体化治疗对于老年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可小剂量起始用药,逐渐滴定剂量,尽量使收缩压接近目标值,而舒张压至少在60mmHg以上,冠心病患者舒张压维持65mmHg以上更好。单药治疗不能达标的患者可多药联合治疗。
老年人易患体位性低血压,老年高血压诊治过程中应常规监测体位变化时血压情况。有研究显示,与血压控制不达标患者相比,血压控制较好者体位性低血压发生率反而较低,因此,降压达标有助于防止体位性低血压发生。
最后,老年人往往合并多种危险因素及其他疾病,降压同时尚需管理同存危险因素如降脂、降糖治疗;在进行降压药物治疗时一定要注意药物相互作用,在保证患者安全的前提下给予相应治疗。
总之,老年高血压患者降压治疗须遵循个体化原则,既要积极更要谨慎进行血压及其他危险因素的管理以降低心血管风险。
专家介绍:汤礼文,中西医结合主任医师
毕业于浙江大学医学院本科,医院大内科主任、主任医师,浙江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医院医学博士,中国科联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特效医术专业委员会理事。
从事中心医结合临床工作50余年,擅长心脑血管疾病(冠心病、肺心病、心肌炎、心律失常、高血压、脑栓塞等),肺科顽疾(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肺气肿、肺癌等),蒌缩性胃炎伴肠化生,以及老年病的诊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独特的专业技术特长。
《湖州市医学会福音门诊部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