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餐桌上,无论是煎炸烹炒,
加几滴酱油总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然而,
吃酱油变黑、酱油是头发丝做的、化学勾兑酱油…
这些说法总是让我们担心…
这酱油,还能吃吗?
如何选择一瓶好酱油吗?
酱油怎么吃才健康?
这些你不知道的事,专家来告诉你。
指导专家辽宁省营养学会副会长王兴国
国家二级公共营养师谷传玲
北京市食品工业研究所副研究员纪凤娣
酱油好不好?摇摇作参考!
超市里,酱油的种类品牌繁多,
如何挑选到一瓶好酱油?
国家二级公共营养师谷传玲分享了自己的方法。
第一步,
看标签,辨别酿造酱油和勾兑酱油。
勾兑酱油的标签上会列出多种化学添加剂,
如谷氨酸钠、肌苷酸二钠、鸟苷酸二钠、
琥珀酸二钠、苯甲酸钠、山梨酸等,
这种酱油对人体毫无益处。
▲可判断为勾兑酱油
第二步,
看泡沫,判断酱油的质量。
轻轻晃动酱油瓶,
酿造酱油的泡沫较均匀,且不易散去。
勾兑酱油产生的泡沫大小不一,
当停止晃动瓶子,泡沫会快速散去。
▲泡沫丰盈为好
瓶上几个字,看清更健康
一看配料,“小麦”比“麸皮”的香气浓。
酿造酱油,
大豆和豆粕(脱脂大豆)是常用的蛋白质原料,
小麦和麸皮(小麦外皮)是常用的淀粉原料。
无论是用大豆还是豆粕,
对酱油的品质影响不是很大(大豆略好于豆粕)。
但和麸皮相比,
小麦中糖类物质更丰富,
因此在后期发酵中香气更浓郁,味道也更醇厚。
二看工艺,“高盐稀态”发酵的营养好。
在食品标签上“产品标准号”一栏可找到酱油的发酵方式。
三看氨基酸态氮。
一瓶酱油鲜不鲜,根本上取决于氨基酸态氮的含量。
合格酱油的氨基酸态氮最低不得低于0.4克/毫升,
目前国内特级酱油的含量是1.2克/毫升。
选对酱油,补营养,很靠谱!
老年人选低盐的,孕妇、贫血买加铁的。
如今,各色各样的酱油都有,
海鲜酱油、凉拌酱油、含铁酱油、儿童酱油……
不同人群更适合吃哪种酱油?
辽宁省营养学会副会长王兴国从健康角度作了分析。
低盐酱油适合老年人。
高血压、冠心病、全身浮肿等患者
以及老年人群最好选择低盐酱油。
其含盐量比普通酱油低20%以上,
其他鲜味成分和普通酱油差别不大。
▲低盐酱油
孕妇、贫血吃加铁酱油。
加铁酱油是按国家标准和相关部门
要求加入了“EDTA铁钠”的优质酱油,
铁含量丰富,有助于防治缺铁性贫血,
尤其适合孕妇、贫血患者或有贫血倾向的人。
购买时一定要看有没有“强化食品专用标志”。
婴幼儿酱油适合3岁以下。
婴幼儿酱油选用的是有机原料,
不含任何防腐剂、色素、增鲜剂,
采用的是减盐配方,比一般酱油含盐量低25%左右,
更适合3岁以下的宝宝。
有机酱油性价比稍低。
这种酱油选用的是有机大豆、有机小麦等有机原料,
不添加任何人工添加剂,
对工艺和生产条件要求较高,
售价自然就高,品质也更好。
但动辄一瓶三四十元,性价比还是低了点。
酱油加点白酒,就能防止霉变
如果家中调味料配备充足,
会有生抽、老抽等,
这些酱油的用法都一样么?
王兴国说,一般注意四个原则就行了。
01
放冰箱冷藏。
对于酱油的储存,
应当存放于避免阳光直射、高温、潮湿、不洁净的地方。
为延长保质期,建议冷藏。
比较简单的一个防霉方法是:
往酱油中滴几滴食用油、
放几瓣去皮大蒜或滴几滴白酒等。
02
生抽出锅前放。
生抽多用来调味,一般炒菜时出锅前放生抽,
氨基酸保留好,可更好地保留鲜味儿。
03
红烧肉用老抽
老抽和生抽最大的区别是老抽颜色深,生抽颜色浅。
因此,老抽用来上色,比如烹调红烧肉。
对于红烧需要加老抽的菜,
煸炒时不要把老抽炒焦炒糊,
以免破坏氨基酸,或蛋白质经高温产生致癌物杂环胺。
04
一顿别超5毫升,约一矿泉水瓶盖的量。
一个健康人每天吃10毫升左右为佳。
患高血压、肾病、妊娠水肿、肝硬化腹水、
心功能衰竭的人平时应吃得更少。
有伤口不能吃酱油,吃酱油会留黑疤?
王兴国:这个说法没任何道理。
酱油的“涉黑嫌疑”主要来自于
它的氨基酸和酪氨酸酶。
氨基酸成分不会促进黑色素的形成。
此外,
酱油中也不含有促进合成黑色素的催化剂,
酪氨酸酶不能耐受强酸,
无论酱油里是否含有酪氨酸酶,
都会在进入胃的时候被胃酸灭活。
人人家里都有酱油,
想不到小小一瓶酱油还有这么大的内情呢~
也发给他们瞧瞧吧!
⊙注:本文由“万病不求人”综合编辑,为爱分享,禁止未授权转载。欢迎投稿edit
gzlt.北京看白癜风比较好的医院白癜风医院长沙哪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