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10月8日,太阳到达黄经°。《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寒露的气温比白露时更低,地面露水更冷,快要凝结成霜。气温逐渐下降,寒露气候从凉爽过渡到寒冷,隐约听到冬天的脚步。
精神调养寒露节起,雨水渐少,天气干燥,昼热夜凉。精神调养不容忽视,气候渐冷,日照减少,风起叶落,人们心中会引起凄凉感,情绪不稳,易于伤感、忧郁。养生保健应注意调节,保持良好心态,因势利导,宣泄积郁之情,培养乐观豁达之心。
起居调养中医认为,寒露的最大特点是“燥”邪当令,而燥邪最容易伤肺胃。秋季凉爽之时,人们起居时间也应作相应调整。每到气候变冷之时,人们睡眠时间增多,患脑血栓病人就会增加。《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明确指出:“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早卧以顺应阴精收藏,早起以顺应阳气舒达,为避免血栓形成,应顺应节气,分时调养,确保健康。秋风萧瑟,气温突降,寒潮来临,最易引发慢性气管炎、肺气肿、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心脑血管疾病也易在这个时期诱发与加重,养生重点除预防燥邪损伤外,还应防止寒邪伤人。
饮食调养寒露饮食养生,应注意多摄入含蛋白质、镁、钙丰富的食物,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应防止进食过饱,晚餐以八成饱为宜,晨起喝杯白开水,冲淡血液;日间多喝淡茶,保护心脏。应在平衡膳食基础上,适当多食甘、淡滋润食品,既补脾胃,又养肺润肠,亦可防治咽干口燥等症。水果有梨、柿、香蕉等;蔬菜有胡萝卜、冬瓜、藕、银耳等及豆类、菌类、海带、紫菜等。早餐应吃温食,最好喝热粥,粳米、糯米有极好健脾胃、补中气作用,甘蔗粥、玉竹粥、沙参粥、生地粥、黄精粥等都是养胃佳品。中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应多吃红枣、莲子、山药、鸭、鱼、肉等食品。
寒露节气养生,宜以润肺生津、
健脾益胃为主。
何首乌煮鸡蛋:制何首乌克,鸡蛋3个,首乌洗净、切小段,鸡蛋洗净,鸡蛋、何首乌放入锅内,加入适量水,入葱段、姜片、盐、料酒,置武火煮沸,改文火煮沸,鸡蛋取出,放凉水中浸泡一会,取出剥去蛋壳,再入锅内,加油、味精煮约分钟即成。
功效:补益精血、乌须黑发、强筋骨、补肝肾,适于发白、脱落等症辅助治疗。
火腿香菇炒油菜:火腿50克,香菇克,油菜00克,肉汤少许,盐、鸡精各适量,火腿切片,香菇温水泡发并去蒂,油菜洗净切寸段,菜梗、菜叶分开,若无油菜,用芥蓝菜也行,油锅热后加盐,先炒菜梗,半熟后再放菜叶一起炒,放入火腿、香菇同炒,再入盐、味精并加少量肉汤或水,烧熟即成。
功效:益气补脾、治风破血、化痰理气之效,适于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三高者,孕妇产后瘀血腹痛、丹毒、肿痛脓疮的辅助治疗。
薏苡仁莲子桂圆汤:薏苡仁、干莲子各克,桂圆肉30克,冰糖适量,薏苡仁、莲子泡水1小时,放入锅中,加入清水毫升,加入泡过的薏仁煮35分钟,再加入莲子续煮5分钟,加入桂圆肉、冰糖煮5分钟即成。
功效:健脾祛湿、滋养补虚、补益气血,适于体质虚弱,或病后康复期辅助食疗。
白果黄豆冬瓜汤:白果克,黄豆克,冬瓜克,荸荠克,猪瘦肉克,姜片,盐、味精各适量,各食材洗净,荸荠去皮,冬瓜切厚片,白果去壳,入沸水浸片刻,去衣和心,瘦肉汆烫后再洗净,加适量水,煲煮沸后,入所备食材,煮沸后文火煲小时,入盐调味即成。
功效:清热抗菌、温肺益气,适于高血压、带下、咳嗽发热、心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病、皮肤病、牙痛等疾病的辅助治疗。
猪肺薏苡米粥:薏苡米00克,猪肺克,鸡蛋1个,葱花、料酒、味精少许,淀粉、料酒、味精等调料,薏苡米淘洗干净,浸泡6小时;猪肺切片,加入调味料腌渍5分钟,鸡蛋打入碗中,薏苡米捞出,沥干水分,下入饭锅中,加清水,上旺火煮沸,转文火煮1小时,腌渍好的猪肺片下入薏苡米粥内,煮5分钟,再淋入蛋液,加入调味料,调好口味,撒上葱花即可。
功效:补肺润燥,适于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辅助食疗。
鸡丁苦瓜燕麦粥:大米克,燕麦50克,鸡肉50克,苦瓜克,姜片少许,调味料适量,大米淘洗,浸泡30分钟,燕麦淘洗干净浸泡8小时,再以鸡肉、苦瓜焯水烫透后,捞出,再与大米、燕麦,加入适量清水后,武火煮沸,入鸡丁、姜片及调味料,搅拌均匀,转文火煮1小时,下苦瓜煮10分钟,即成。
功效:解邪热、祛疲劳、清心明目功效,适于烦热口渴、湿热痢疾、呕吐腹泻、尿血和糖尿病等病症治疗。
寒露节令养生,顺应气温不断下降,防治感冒,注意警惕心脑血管病,中风、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病、肺炎等疾病的发生。“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万变不离辨证施养,仍然主张由坐诊医师或养生保健师通过辨识体质偏颇,根据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的原则,有针对性地配制药膳、药茶、食疗方和膏方,或施以针灸、推拿和按摩之法保健防病,作精神调摄养生指导,以保养身体、养肺气,减少秋燥之害,增进健康、延年益寿。可根据需要选择相应的运动锻炼方式,或者外疗之术,增强体质,增强自信和幸福感,做好养生,开心愉快地生活。有腰背不适、腰痛等常见筋骨病患者,应注意找经验丰富、技术娴熟的针灸、理疗师给予诊治。通过寒露节气养生,让身体始终能较好地适应节令变化,获得健康与幸福。
作者简介
周能汉:云南省南华县人,执业医师、二级婚姻家庭咨询师、出版中级职称(编辑)。从事过卫生防疫、卫生行政管理、中医临床,方志编修等多个职业,爱好广泛,尤喜中医、文学、科普。曾发表论文、文章余篇。现热衷于研究中医及彝族医药,养生有心得,拜师云南省名中医王敏主任医师,跟师业余临证学习三年。拜师资深彝医药专家王正坤主任药师当门生。
项目资助: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普及宣传与服务大健康”
编校/陈思思排版/韦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