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患者运动注意事项

随着现代人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危害人体健康的最严重疾病之一。除了常规的医药治疗,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是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其中合理运动就是一个重要的方式。

心血管疾病患者要在平时多保持锻炼,合理有效地安排运动时间和控制运动量,并且选择正确的运动方式。掌握合理运动的“奥秘”,这将对心血管疾病的治疗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心血管疾病是指影响心脏和血管的任何疾病,包括有冠心病、高血压、动脉硬化等。由于心血管疾病患者是体育锻炼中一类特殊的群体,他们并不能适应所有可行的锻炼方式,因而选择合理的运动方式、运动时间直接影响锻炼的效果。运动得当,强身健体;运动不当,适得其反。

那么,心血管疾病患者运动有哪些注意事项呢?

EXERCISE

1.合理的运动方式

运动方式有很多种,运动方式以有氧运动为主。(有氧运动是心率保持在次/分钟的运动量为有氧运动,因为此时血液可以供给心肌足够的氧气;它的特点是:强度低、有节奏、持续时间较长。)在这里例举几种适合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运动:

①骑自行车

每次骑行建议在10公里到20公里之内,每周骑行3次就可以,骑自行车可以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建议在下午骑行;

②散步

不宜饭后马上散步,饭后散步容易引起胃下垂,要防止在运动中带来的二次伤害,应选择在饭后30分钟后再进行散步;

③慢跑

慢跑不仅可以改善睡眠,还可以调节心肺功能,每天坚持30~60分钟的慢跑,有助于血管的收缩功能增加,提高睡眠质量,同时还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力;

④跳舞

可以选择一些比较柔和的舞蹈,跳舞不仅可以改善心脑血管病人的心肌供养的状况,还可以提高血液中脂质代谢和心脏的代谢功能,也是比较安全的运动方式;

⑤打太极拳

太极拳动作温和,刚柔并进,不仅可以预防患者的抑郁程度,还能够提高生活质量,打太极也是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方案,减轻心理压力的同时还能提高人体的代谢能力,增强心血管系统的输氧能力,每天坚持30分钟的太极拳,能够很好的预防心肌梗死、脑血栓或脑出血等。

EXERCISE

2.合适的运动强度

运动的强度还是要根据自身的情况来说,对于体质较弱的患者来说,运动强度要低。运动时间一般为10到60分钟(结合自身的身体情况),准备好活动和结束活动另算。训练的频率为建议每周三到五次。

EXERCISE

3.合适运动的标志

运动时稍微出汗,有呼吸加快但是还可以说话,早上起来时没有不舒适的感觉,身体各个方面感觉良好。

最后,在这里为大家总结以下几点具体注意事项:

(1)选择适合自身条件又感兴趣的运动,有氧为主。

(2)运动次数不宜过频,每周以3~5次为宜,每次30分钟左右,运动量要循序渐增,不可突然加大运动量。

(3)摸索出自己的最佳运动量。一般说来,运动时心率应增至~次/分,不伴头晕、气短、心绞痛等症状,且在运动停止后5~10分钟内脉搏恢复到运动前水平为最好。

(4)要到空气新鲜、阳光充足的环境中去活动,不宜在雾中及寒冷的早晨锻炼。

(5)不宜在饱餐或饥饿时锻炼。

(6)若在进行体育锻炼中,出现头晕、胸闷、气短、恶心、呕吐、大汗等症状时,应立即原地休息,同时含服随身所带的硝酸甘油、心痛定或速效救心丸等急救药品。

(7)一旦发生上述情况,应暂停体育锻炼,由医生帮助找出原因,及时进行调治,待症状明显减轻后,可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小运动量的活动,2~3个月后再渐渐增加运动量。

生命在于运动,虽然患有疾病,但并不是说诊断心血管疾病的人就不能参加运动了,而是要对患者强调合理、正确地进行运动。持之以恒、量力而行,运动不但不会增加心脏、身体的负荷,反而会延缓疾病进展,对病情起到改善作用。

参考文献:

1.心血管病患者如何科学运动[J].保健文汇.,10

2.《ESC运动心脏病学和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体育锻炼指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oxueshuana.com/nxqzz/15267.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