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天热的季节,穿背心、露后背、露肩膀,可谓是屡见不鲜。这在中医看来,其实就是一种温柔的自残方式,是有一定的危害性的。而这一点,古人早就已经明示我们了。
在《素问·风论》中有记载:“风中五藏六府之俞,亦为藏府之风,各入其门户,所中则为偏风”。
这一则记载,其实就是在告诉我们,偏风是如何形成的?也就是说,这在论述偏风形成的机理。而这里所说的偏风,其实指的就是“偏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半身不遂。
在现代医学看来,半身不遂的发病原因早已明确。其主要原因就在于脑血管疾病,或是突发脑出血,抑或是脑血栓之后的常见症状。但这一现象,在古人看来,其病因病机主要就在于风邪。
此外,风邪又有内外风邪之分;
内风:一般多指的是肝风内动,肝阳上亢以后,从而化为肝风。
外风:而这里的外风,则指的是自然界的邪风。
此外,在元代以前,医家大能普遍都认为中风是外风所致。外风,则是主要的致病原因。
在《济生方》中就有记载:“荣卫失度,腠理空疏,邪气乘虚而入,及其感也,为半身不遂”。
到了元代以后以及至今,中医临床大家则普遍认为,“内风”才是主要的致病原因。但尽管如此,外风在中风的发病过程中,同样也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由外风引动内风,或是因感外风而中风的人,并不在少数。
所以说《黄帝内经》中的记载,是完全值得我们去警戒的。
风邪是如何伤害身体的?
风邪伤害我们的身体,脏腑俞穴基本上是主要途径。
通过人体经络,我们不难看出,脏腑俞穴主要分布在我们的后背之上,以及足太阳膀胱经之上。而这些俞穴,基本都是经、气、血,输注于体表的门户。而这些俞穴对于调理脏腑疾病,以及体现脏腑的状态,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也就是说,风邪可以通过侵袭后背部位的这些俞穴,然后伤及我们的脏腑,从而令我们的身体发生病变。
所以说,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要经常把后背外露出来,这是对身体脏腑最基本的保护。年轻气盛是如此,年老、体虚多病亦是如此。
因此,背为五脏之门,我们应该要有意识地去保护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