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铁红脑出血与脑血栓到底有什么区别治疗方

通常情况下,脑血栓属于缺血性中风,继发于脑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有血栓形成,血流受阻,以致相应的脑组织缺血、坏死。而脑出血属于出血性中风,通常是在长期高血压和血管病变的基础上,由于血压骤然升高引起脑血管破裂而发病。

中医学中都有关“中风”、“偏枯”、“大厥“、“薄厥”等记载和此病相似。

二者的表现有许多相似之处,如大多见于50岁以上的人,以及程度不同的半身不遂,瘫痪一侧的鼻唇沟较浅,口角下垂,瘫痪一侧的半身感觉减退或消失,可能出现话语不清或失语等。

但也有如下的不同点:

1、发病不同:

脑血栓多在安静状态下发病,常在睡醒时出现症状,病情进展缓慢,偏瘫症状在数小时到数天内越来越明显,意识常保持清晰。

脑出血多因情绪激动、脑力紧张、使劲儿排便、用力举重物等,促使血压骤升而突然发病,病人突然感到头痛,并伴有恶心、呕吐,病情往往在数分钟至数十分钟内发展到高潮,随即发生偏瘫和意识模糊或昏迷,昏迷时病人呼吸深沉,带有鼾声。

有的病人临床表现介于两者之间,仅靠临床表现难以鉴别,此时则需要做椎部穿刺检查,必要时还可以通过电子计算机X光断层扫描(CT)检查。

2、发病时救助方法不同:

发生脑血栓时,病人需要应用脑血管扩张剂、血栓溶解剂和抗凝剂治疗。脑出血病人需要安静,应尽量减少搬动,最好就地救治以防止出血加重,可用止血剂,酌用降压药物。

3、治疗方法不同:

脑血栓形成应根据缺血性卒中的病理生理变化,按不同时间分期来确定治疗方针、分期治疗。维持气道通畅,控制血糖在正常水平等整体治疗。溶栓治疗、抗凝治疗、降纤治疗、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扩血管治疗等其他治疗。进行早期康复功能锻炼。

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可分为内科保守治疗、外科手术治疗。近年来研究表明,早期手术清除血肿可以使病死显著降低。

中医对两种病的具体治疗方法如下:

脑血栓

基本证型:气阴两虚、瘀血阻络

症状:以半身不遂为主症,或有言语蹇涩,口舌歪斜,偏身麻木,神志清醒或恍惚。

治法:养阴、益气、活血

方药:养阴益气活血方加减。基本处方组成:生地黄、石斛、黄芪、葛根、水蛭、川芎

脑出血可以分为七大类型:

症状:突然发生口眼斜,舌强语蹇,半身不遂。平时头痛头晕,耳鸣目眩,腰膝腿软。

方药:补肾益气活血方。生地、川断、熟地、黄芪、葛根、山茱萸肉、川芎、丹参、石斛、生水蛭。

症状:肢体不遂、软弱无力、形体肥胖、气短声低、面色萎黄。

方药:补阳还五汤加减。药以黄芪补气;桃仁、红花、赤芍、川芎等活血化瘀;地龙通行经络。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可以通窍活血汤加味治疗,加用天麻、钩藤以潜阳息风。

症状:突发口眼斜,语言不利,口角流涎,手足麻木,甚至半身不遂。

方药:养阴息风化瘀汤。生地、石斛、太子参、山茱萸、当归、鳖甲、龟板、白附子、菖蒲、远志。

症状:突然发生口眼斜,语言不利,口角流涎,舌强语蹇,甚至手足拘挛,关节酸痛,手足麻木。

方药:血府逐瘀汤加减。太子参、三七、水蛭、地龙、桃仁、丹皮、当归、川芎、、赤芍、泽兰、泽泻。

症状:突然昏扑、口噤目张,气粗息高,或两手握固,或躁扰不宁,半身不遂,颜面潮红。

方药:清热化痰通腑方。生大黄、玄明粉、厚朴、枳实、法半夏。

症状:平时头痛头晕,耳鸣目眩,腰膝腿软。口眼斜,舌强语蹇,手足重滞,半身不遂。

方药:以平肝潜阳、息风醒脑、用镇肝熄风汤加味。早期用羚羊钩藤汤加味。

症状:半身不遂,舌强语蹇或不语,口眼斜,偏身麻木,口黏痰多,腹胀便秘,头晕目眩。

方药:通腑泄热方药,羚羊角粉,玄参,生地黄,生白芍、大黄、枳实、厚朴、牡丹皮、三七。

注:图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往期回顾:

脑梗患者平时要注意什么?

怎么预防脑梗?急性脑梗死“黄金4.5小时?脑梗后必须注意的8件事

脑梗后半身不遂,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在这里

小啊晶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长按







































白癜风治疗医师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爱心公益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oxueshuana.com/nxqzl/106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