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79岁的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病人,医院医院多科室协助下,顺利完成动脉瘤栓塞手术。
一个星期前的一天傍晚,由外院转来了一位79岁的老年女性患者,主要的发病症状是头痛、头晕,呕吐,人也迷糊了。头颅CT的检查已经明确了,是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根据长期的以来积累的临床经验,神经外科介入小组姚龙飞医师在检查患者及阅读影像结果后,高度怀疑患者出血原因为颅内动脉瘤破裂导致,立即安排脑血管CTA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及制定下一步治疗方案。
脑血管检查结果进一步印证了临床诊断
患者逐渐出现意识障碍加重的情况,动脉瘤需要急诊处理,再发出血导致病情急剧加重的可能性很大,目前的出血可能导致的脑水肿、脑血管痉挛、脑积水、脑血管狭窄、脑梗塞等情况,患者的心肺功能下降,还有患者的高龄......这些都是威胁患者生命的因素。
家属态度积极,院方齐心协力
由神经外科牵头,心内科、麻醉科、ICU病房群策群力,急诊介入手术紧张而有序的开始了。
老年患者血管条件都不是很理想,介入手术中首先遇到的困难就是通路建立比较有难度的"牛型弓“
依靠娴熟的手术技巧,血管通路搭建成功
根据造影检查结果、3D成像技术,制定下一步栓塞计划
手术进行中
微导管到位良好
栓塞过程中
术后表现
术后表现
动脉瘤已不再显影
经过近一周的治疗,老太太恢复情况良好
目前简单日常活动恢复较好
高龄脑出血患者,自身的血管条件及全身多脏器功能均可能在代偿状态下,对出血的耐受力极差,对于全麻手术也是极具挑战性,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很高。本次的手术处理,我们神经介入团队通过与院内多学科的通力合作,跑赢了死神,将八旬老人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取得了良好的术后效果。也为我们对于高龄脑出血患者的手术及围手术期的治疗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神经介入小组姚龙飞主治医师
专家门诊:周一下午
主刀小贴士
颅内动脉瘤:是由于颅内动脉管腔的局限件异常扩张而形成,主要是动脉管壁局部的先天性缺陷和腔内压力增高的基础上引起的。在脑血管意外中,仅次于脑血栓和高血压脑出血,位居第3。高血压、脑动脉硬化、血管炎与动脉瘤的发生和发展有关。80%-90%的动脉瘤患者是因为破裂出血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才被发现,故出血症状以白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表现最多见。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多数好发于40--60岁中老年,青少年少见。颅内动脉瘤的治疗方法有很多,目前最常用的方法大体上可分为外科手术夹闭瘤颈和血管内介入治疗两种。其中血管内介入治疗方法包括单纯弹簧圈栓塞术、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术、球囊辅助弹簧圈栓塞和载瘤动脉闭塞术。绝大多数颅内动脉瘤能通过血管内栓塞治疗治愈,从而避免开颅手术。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的护理
血管内介入治疗是目前治疗颅内动脉瘤最新的一项微创技术,疗效好。对患者损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日前正逐渐成为颅内动脉瘤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
医院神经外科介入团队
具有丰富了脑血管疾病(颅内动脉瘤、动静脉畸形、颅内血管狭窄、颅内血管闭塞等)诊断、检查、治疗经验,已经为许多患者解除了警报。我们将用通过我们的努力,更好的服务于大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